星期四, 8月 11, 2005

我的情緒,有戲劇化的傾向

回學校找老師。

一個目的,是問問是否有 part-time job 的機會,可以讓我在明年,一邊整理出想寫的文章,一邊有個「工作」。

老師手頭,正在進行一項攸關台灣學術研究競爭力的計畫。他認為這項計畫極有其價值與意義,且剛好有一個 post-doctor 的缺額,因此建議我 take full-time job。我還是很擔心自己整理不出想要的東西呢。因此,不斷地詢問是否工作的負擔會太過沈重。

我說,我擔心因工作過重,而無法在明年達到自己所預設的目標。老師說,我有將情緒 dramatize(戲劇化)的傾向。是嗎?我因不知而感到好奇。

老師說,一個例子是,當初他建議我從研究 Theorem-Proving 轉到 Intelligent Agent 領域時,我的回答是:「已經花了這麼多時間在定理證明上,所以不該如此輕易轉移研究主題 ...」。他說,轉換 Topic 並不是什麼 big-deal,不需要如此悲壯的。

嗯,說自己 40 歲想要做些什麼,應該是有些 dramatizing 吧?然而,過了四十歲,要再找個理由來讓自己整理年輕歲月的痕跡,恐怕會更困難吧。為了不讓自己在往後的歲月後悔,似乎是應該找回自我,做些真正想做的事情的。

另一方面,家人們都希望我去找教職或研究的工作。我說,我覺得自己並不是那麼合適做研究,而或許教職是可以考慮。但現在競爭激烈,要進好學校教書也不是那麼容易啊。(事實上,我也一直沒有嘗試申請過,所以算是在逃避。)

太太說,我也不是那麼容易聽人勸的。她說,我最容易聽進去的話,多半是從貓那邊「敲邊鼓」來的建議。我想,這或許是因為貓的想法,最接近我的個性吧?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