星期六, 6月 30, 2007

終於出院回家了

經過三個星期的治療,小寶寶終於可以出院了。接下來要做的事,就是在家繼續口服抗生素一週,然後就是定期追蹤與檢查。

想到貓在前幾天 post 的回應裡,提到他自己的經驗是:「照顧生病的親人非常辛苦」。非常同意他的話。

小寶寶住院前幾天,太太幾乎是不眠不休地在旁照顧。每隔四個小時必須服用退燒藥;每隔一小時,護士小姐就會來量一次耳溫,若高燒超過 39 度,就必須塞肛門拴劑來降溫;每隔十二小時與六小時,就要施打一次抗生素。那時候,小寶寶看到護士到床邊,就會不安地大哭,而我們就必須在旁安慰。

更糟的是,前兩週小寶寶每天會便便四到六次,每次都得帶著點滴架去沖洗乾淨;小寶寶的皮膚又嫩,沒多久就紅腫破皮,造成她更大的疼痛,每次換尿布都會哭鬧不休。

其實,生病的人痛苦,在旁照顧的人疲累,連帶家庭也都需要「總動員」。我在旁邊幫忙照顧打點,而有事離開時,還經常得麻煩三姊或媽媽來幫忙。另外,我和太太都住醫院,那小傢伙怎麼辦呢?只好託付給外公外婆帶,然後由幾位阿姨抽空去陪她玩。

坦白說,雖然可以理解泌尿道發炎的可能原因,我和太太依然不了解為什麼病情會如此嚴重。或許,人生無常,世間事能了解的本就不多。貓或許會說,這應該與基因脫不了干係;而因果論者或許會說,這可以追溯到前世因果呢。

生病了,才會了解健康的重要。多日沒有能夠躺在家中的床上睡覺,頗覺得:能夠在家裡舒服地睡覺,本身就是一種幸福。

不論如何,寶寶出院總是件令人高興的事。很感謝這段期間親朋好友的關懷。

星期一, 6月 25, 2007

病情終於穩定

在上週的「排出性膀胱尿道攝影」後,醫師說,小寶寶並沒有尿路回流的問題。

既然推翻了先前最可能的猜測,醫師也只能說,小寶寶的腎臟發炎,是經由「血液型」的感染途徑,大腸桿菌是從腸胃黏膜穿過腸壁侵入腎臟,因而造成發炎。

如果發現有(通常是先天性的)尿路回流,病童接下來就得進行為期數年的抗生素治療。沒有發現回流現象,對於我們或小寶寶都是不錯的消息。

於是,雖然還是得繼續住院施用抗生素一週,但我們總算放下忐忑不安的心。接下來,就是期盼小寶寶的腎臟能夠儘量修復,不要受到太大的傷害。

當然也還有些令人不解之處。例如,先前抽血後也有做細菌培養,在血液中並沒有發現大腸桿菌(尿液與糞便中則都有發現)。醫師說,或許是剛好抽到乾淨的血液吧。

在工作方面,還好做 Post Doctor 相當有彈性,能夠讓自己請長假來幫忙照顧小寶寶。但由於不希望這兩週所造成的工作延遲,會對他人的進度造成太大的影響,因此我這幾天來都把筆記型電腦帶到醫院,並儘量抽出時間來寫程式。

在這種時候,就會覺得 Notebook PC 實在是很好用的。

星期五, 6月 22, 2007

從「文件的後分類」談起

約從三個月前,項老師在實驗室會議裡,就多次提到「文件檢索後分類」的重要性。

對任意的使用者查詢字串 q,系統可以計算出一個符合 q 的文件集合 R(q)。對我來說,「檢索後分類」 (post-query classification) 指的是,對 R(q) 進行分類,並將分類的結果呈現給使用者,讓使用者決定接下來要做什麼動作。

這麼簡單的想法,講起來還真的沒什麼(至少我在多年前的博士論文就提過啦)。不過,據說對「圖書資訊學」來說,這個觀念還頗新奇呢。

項老師說,他覺得「檢索後分類」和「傳統的檢索」是很不一樣的。他說,傳統的檢索,目的是「找一篇或幾篇文件」,但「檢索後分類」卻可以讓使用者「看到」文件集合的特性,因此「檢索後分類」的背後,應該還有著更深層的哲學基礎。

是啊,我也認為「檢索後分類」的背後,還有很多值得細細思考之處。例如,我覺得有一種看法就頗值得想想,那就是從「資料採礦」(Data Mining) 的角度,將這些後分類視為「mining for document patterns」。

只是,「文件檢索」和「資料採礦」,在本質上終究還是有著頗大的差異。我想,若能細細品味、思考其間的關係與異同,應該也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吧。

星期三, 6月 20, 2007

病情應已取得控制

小寶寶生病,實在沒有什麼心情寫文章,因此拖了好幾天沒有更新 Blog 內容。

算算小寶寶住院也已經有 12 天了。前天下午做「電腦斷層 CT 掃瞄」,醫師帶我和太太去看掃瞄的結果:右腎上方確實有問題,但左腎也有腫大、發炎的情況。

醫師說,這是「他遇到第二嚴重的 case,最嚴重的那個病例腎臟發膿,馬上就送進外科手術房了」。他還說,這麼嚴重的發炎,大概得施用注射型抗生素三、四個星期。

換句話說,我們還得陪小寶寶住院許多時日。

聽到醫師如此解說,我們自然頗為擔心,心情當然也開朗不起來。

還好,這幾天小寶寶的精神狀況都很好,而昨天高燒情況也似乎有了改善。因此今天就停用退燒藥,觀察一天(當然,還是得繼續打點滴、施用抗生素)。如果高燒不再出現,接下來就要進行「排出性膀胱尿道攝影」,檢查是否有「尿路逆流」的狀況。

接下來呢?

又是一堆令人擔心的未知情況。醫師說,現在討論都還太早。除了必須不間斷地使用抗生素外,必須等到回流檢測的結果出來後,才能確定下一步該做些什麼。

你相信超自然的力量嗎?如果對小寶寶的病情有幫助,我願意相信。

我也相信,小寶寶一定會康復的。

星期六, 6月 16, 2007

仍然提心吊膽

小寶寶住院已經超過一個星期了,但今天清晨依然有高燒(超過 39 度)的現象。

昨天照過「腎臟核子掃瞄」,結果右腎的上方約有 1/3 並沒有顯像(沒有「工作」的意思)。更令人困擾的是,已經施打(確定有效的)抗生素這麼多天,卻依然有高燒的現象,似乎表示病情還未取得令人滿意的控制。

於是,醫師建議做「斷層掃瞄」來取得更詳細的資料,據以判斷腎臟的受損狀況。

無心寫 Blog,甚至不太知道自己究竟在記錄些什麼。總之,心情七上八下,仍然提心吊膽。

希望明天清晨不會再有高燒的現象。

星期三, 6月 13, 2007

小寶寶入院記

看到小寶寶因扎針抽血、掛點滴而掙扎哭喊,眼眶裡盡是不捨。

上週一起,小寶寶就開始發燒,且經常會高達 39 度以上。看過小兒科之後,初步懷疑是「玫瑰疹」,應該三五天後就可以康復。但是幾天過去,高燒依舊,也沒有看見疹子,因此醫生認為必須做血液與尿液檢查。

血液檢查的結果,白血球指數竟然有 30,000 個,發炎指數也高達 33。(醫生說,這種情況一年難得看見一次,十年也僅碰見一、兩例。)

發炎太嚴重了,醫生說。必須馬上住院治療。

於是,上週五就由急診轉入住院病房,抽血打點滴、驗尿驗糞培養細菌,幾天後確認是泌尿道感染。

於是,這幾天都在醫院中,手忙腳亂、提心吊膽、心情七上八下地度過。既不明瞭為何在「應該很小心照顧」之下會引發如此嚴重的發炎,心疼寶寶這幾天在高燒起落間所承受的苦痛,更憂心寶寶身體會受到難以康復的損傷。

「別人問我應不應該生小孩的問題時,我不會教他們怎麼做。我只是簡單地說:『沒有別的經驗比得上生兒育女』。就這麼簡單,這件事沒有別的可以取代。朋友不行,愛人也不行。如果你要對另一個人負起完全的責任,學著如何去給予最深的愛與關懷,那你就應該生小孩。」

我問,那麼你會願意再來一遍嘍?

「我願意再來一遍嗎?」墨瑞驚訝地看著我:「米奇,我說什麼也不會放棄這個人生經驗。即使是... 即使是你得付出一項很高的代價。」

因為你總有一天得離開他們。

「因為我很快就要離開他們。」

墨瑞嘴唇緊閉,闔上眼睛。我看到他臉頰滴下第一顆眼淚。


雖然醫生們認為病情應該已經有相當程度的進步,但昨天傍晚小寶寶還曾一度高燒到 40.9 度。曾為父母的人必然知道,那種煎熬的心情多麼令人難受。

衷心期盼、祝福小寶寶早日康復。

星期六, 6月 09, 2007

《最後 14 堂星期二的課》:佳言一

最近忙壞了,沒有時間整理心得。沒辦法,就先用「書本上的內容」來將就一下吧。

感覺起來,《最後 14 堂星期二的課》就是向讀者強調美好的人生,不應該跟隨著「錯誤的時代文化」走。以下先記錄一些我覺得還不錯的書中佳言:
「如實接受你做得到的事、和你做不到的事。」

「過去就是過去。接受它,不否認也不揚棄。」

「學著寬恕自己、寬恕別人。」

「與人為善,永不嫌遲。」

「我決定我要好好活著,至少要嘗試著好好兒活。照我想要的方式,帶著尊嚴、帶著勇氣、帶著幽默、帶著冷靜。」

「有時候我早上醒來會哭個不停,為自己而傷心。有些早上我則是既憤怒又不甘。但這種情況不會很久,我會起身,說『我要活下去。』」

「好吧,我就當你的教練,那你就是我的選手。我現在太老了,你可以代我迎向生命中許多美好的挑戰。」

「我沒有什麼託詞可以卸責。除了現在大家都有的那個理由:我太忙了。我的日子填得滿滿地,但我大半時間仍然覺得不滿足。我已經在生活中迷失自我。--- 我到底怎麼了?

「你有沒有找到一個可以分享心事的人?你對自己問心無愧嗎?你有沒有努力做個最好的人?」

「我們的文化讓人們無法自知自適。我們教的東西不對。而你得要十分堅強,才有辦法拒絕這錯誤的文化,才能自己找到出路,創造自己的文化。這點多數人都辦不到,他們比我更不快樂,雖然我現在是這副德行。」

星期二, 6月 05, 2007

寂寞的四歲半

小傢伙近來常黏著我,略帶抱怨地說:都沒有人陪我玩。

最近工作上的事情多,忙碌到脾氣有些焦躁。而自己也怪,寫程式的效率,經常在家比在實驗室還要來得高。這直接導致一個結果,就是自己陪小傢伙玩的時間減少,或者顯得分心或焦慮。

幾年前我曾杞人憂天地說,現在的小孩都很早熟,也許只能「可愛」到五、六歲。想想時光過得也真快,小傢伙已經快要五歲了。對於許多事情,她早就有了自己的想法,我們只能儘量幫助她,改掉不好的個性或舉止。

拒絕小傢伙的要求,有時會令自己覺得慚愧;但接受她的請求,卻讓自己更難處理掉那些「似乎已經排到數個月後」的各種工作項目。既然工作永遠做不完,我是不是該騰出更多的時間,來陪伴小朋友一同成長?

這真是兩難的人生問題啊。

星期六, 6月 02, 2007

重新學習、從頭學起

不知道自己從前是怎麼求學的,竟然還能「頗順利」地畢業。

怎麼會問這樣的蠢問題?(註:使用「蠢」這個字的靈感,是來自珍珠圓的一則笑話

因為我最近發現,自己從前可說「根本就不知道在學些什麼、根本就不知道該如何有效地學習」。

接觸粗淺的機率與統計,至少也有二十年了吧?但是,自己從來就沒有真的吸收、了解一個最基本的問題:「什麼是隨機變數」、或者「隨機變數的定義是什麼」。

直到半年前重新複習隨機過程(Stochastic Process,或譯為隨機程序)的一些內容,自己才似乎「比較知道該怎麼讀書」;直到最近因為寫一篇論文,其中有用到「簡單隨機抽樣」的統計技術,強迫自己「盡量從頭說起」公式的推導過程,才豁然發覺:原來機率模型、隨機變數的概念如此簡單、如此直觀。

課本裡,對隨機變數的定義講得很清楚,實例也不少。那麼,自己從前到底在讀些什麼?到底是怎麼回事,自己竟然能夠讓在不懂基本的定義下,卻還能修課,甚至可以順利地通過考試?

難道,這就是一般所謂的「聰明」?聰明到能夠舉一反三、聰明到能夠不需定義,就可以僅憑著隱隱的感覺與直觀,去修課考試。

只是,就算自己真有著這麼點「小聰明」,也是把這種天賦錯用地方了。對於許多理論的東西(尤其當牽涉到數學的時候),不了解定義、不明白定義背後的直觀,對於學習幾乎必然會導致「事倍功半」的結果。

在孔老夫子已能不惑的年紀,才驀然發現自己讀書求學的方式不對,想來總是令人不勝欷噓。雖然明知道實現的可能性不高,但我依然希望,自己能夠有機會「重新學習、從頭學起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