星期二, 5月 30, 2006

這幾個星期的回顧

按理說,這幾個星期應該是頗悠閒的,但事實卻非如此。

首先,幾個星期前,已經把 prototype 交接出去了。此外,論文一分為二之後,前半也整理後投稿了(後半則因自己「沒力」了,遲遲沒有重新整理與改寫)。因而,原本工作的重點,似乎都告個段落,應該是可以讓自己輕鬆一下。

那麼,自己在忙些什麼呢?這一陣子心血來潮,重新溫習了類神經網絡(Neural Networks)的一些基本概念,甚至寫寫一些小程式,實際演練一些教科書上的範例。理解、寫程式、除錯,光是這樣,就讓自己忙碌了好一陣子。

猶記得十年前,在台大唸博士班時,還曾經修過某人開的類神經網絡課程呢。雖然最後期末的成績似乎也還不錯,但除了記得那某人經常提的「MIT 有一個很大的魚箱,他常常站在那兒看魚兒游來游去,吐著大大小小的泡泡」之外,我似乎什麼也沒學到。修過課後,對 Neural Networks 依然一竅不通。

現在想來,我覺得台大許多研究所的課程,都不知道在講授些什麼。或許,研究所的課程,本來就傾向於「尚未完全明瞭的研究」,而不是「已成基本學理的知識」,因此也難期待老師能教導些什麼、難期待學生能夠學到些什麼。但是,修完課後只剩下魚箱的印象(ㄟ,魚箱和類神經網絡有什麼關係呢?還真是深奧啊),若非自己太混(我是覺得自己應該沒有那麼混啦),授課老師也應該負相當責任的。

這應該也是台灣研究所課程、台灣高等教育的某些樣貌吧。台灣的研究所,研究與教學似乎混雜而不明。有時我甚至覺得,或許連授課老師也不知道課程的主軸應該是什麼。然而,比起現今社會道德觀念淪喪,上位者貪瀆舞弊,教授們無心研究或教學,又算得了什麼呢?

星期五, 5月 26, 2006

官職表的模型問題

好的抽象模型,應該能夠貼切地表達出問題本身的特質。

前一陣子,在「官職表:行政組織與任職人員」裡,我提到「實驗室成員希望能在研究上,找到合適的官職表抽象模型」。

或許是因為「想趕快得到成果」,或許是因為「好的抽象模型本來就不是說說那麼容易」,許多人會直接由輸入(手頭有的資料)與輸出(想要達到的結果)來做對應 -- 畢竟,起點(輸入)與終點(輸出)都知道了,系統本來就是其間的黑盒子。在輸入輸出間,直接做對應,不是自然不過的嗎?

於是,若想發展出一個「formal model」,我們或許會從任職人員起迄時間的列表著手,將每一列對應到一個述詞 (predicate) inPosition(p, q, t1, t2) -- 也就是說,將任職人員起迄的資料,換成一個「看起來有點數學味道」的式子。而 inPosition(p, q, t1, t2)這個式子,就表示了「從時間 t1 到 t2,人名 p 擔任 q 這個職位」。

模型當然可以這樣設計。而且,將手頭的資料表示成邏輯式子的「規則」,想到有了這些規則後,可以應用證明論 (Proof Theory) 來進行推理,內心應該還是興奮的。

然而,我總覺得這樣「從手頭資料直接對應」所取得的模型,雖然因為形式化而具有邏輯味道,但稍嫌人造 (artificial) 且「複雜」。

怎麼會複雜?它不是很恰當地表示了「任職人員起迄時間」這樣的資訊嗎?

我的感覺是這樣的。我們之前提過,官職表除了「任職人員起迄時間」外,還有「階層式的組織圖」資訊。如果獨立地將這兩樣資訊個別模型化,然後再設計一些 relations 來串接它們之間的關係,最後得到的模型,就會是一堆邏輯述詞(而且經常頗為複雜)的集合,有相當的可能,會因此喪失了模型自己應該具備的「直觀、簡潔」特性。

此外,更重要的一點,是看待歷史資料的態度。用「邏輯式子」表達每一項歷史資料,基本上相當於將這些歷史資料看作「事實」。然而,我們也知道,歷史資料雖然有相當的信實性,但還是可能有錯誤,可能有不一致 (inconsistent) 的狀況,也可能有資料不完整的問題。

因此,我總覺得,應該回歸到歷史資料的「本質」上來思考,模型才比較實際。那麼,什麼才是「本質」、怎樣的模型才算是「直觀、簡潔」?坦白說,我也不甚明瞭。只隱隱覺得,那是要經由一番淬鍊、經由相當深入的探索與思考,所得到的直觀。(或許,很弔詭地,「眾裡尋他千百度,驀然回首,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」。最後得到的結論,外觀竟也還是「獨立地將個別的資訊模型化,之後再整合」,也說不定呢。)

星期二, 5月 23, 2006

從「罄竹難書」談起

報載陳總統在 520 說了一句「志工偉業『罄竹難書』」,引發一陣議論。

議論的源由,是國家元首似乎錯用了這句成語。錯用也就算了,教育部長卻「硬拗」說,這樣用也不是不可以。

「罄竹難書」到底是什麼意思?字面上看,的確只是講述「用盡所有的紙張都寫不完」;因而陳總統這樣說,應該也沒什麼大礙。問題是,這個成語一般是用來比喻「罪狀之多,難以寫盡」。而就如余光中所言,成語是「不平常的用語,背後有千百年累積的傳統」,即使是國家元首、即使是教育部長,也不應恣意替成語加添新意義。

觀諸陳總統的言論,或許他也只是文化素養不足、語言能力不佳罷了。回想一下,之前他不是曾把「本因坊」錯唸成「本田坊」,而呂副總統也曾把「黑面琵鷺」唸成「黑面琵鷲」嗎?這或許只是彰顯出,許多人的語言表達能力,亟需改進加強。就像自己在前些日子的 post「隨波逐流」裡,也曾提及自己在語言上的運用能力,其實是很差的。

在現今的社會裡,要求政治人物必須有良好的文化素養、合宜的表達能力,似乎是稍嫌嚴苛了些。然而,教育部長的「護主」反應,看起來不但沒有知識份子的良知與骨氣,而且似乎還刻意地指鹿為馬(顛倒是非),就真的令人很感嘆息了。

星期一, 5月 22, 2006

哲學入門九堂課

我覺得,自己內心對於哲學以及哲學問題,應該都是相當感興趣、相當關心的。

自己是一個閱讀速度頗慢,卻也還頗喜歡買書、藏書(把書「藏」起來,這個詞彙還真的頗有趣味)的人。在書店閒逛時,如果發現一些「看似淺顯、自己或許有能力理解」的哲學書籍,經常會心動而把它們買回家。然而,因為消化(看書)的速度慢,這些書多半只能堆積在書櫃或者某處地板上,靜靜地等我那天心血來潮,再與它們邂逅。

哲學入門九堂課」這本書很薄(我猜這也是吸引我的一個主要原因),作者是應該相當有聲望的學術院士。我猜自己大約是三年前就買這本書了,在去年年底也看過一回(不過,應該是時機還不對,雖然花費了許多時間精力去看,卻沒有產生多少迴響)。或許是因為自己對哲學的興趣、或許是緣份、這幾天翻書櫃又看見它,因此趁著吃早餐後的閱讀時間,重新再把它簡略地看過。

雖然作者一開頭就說「這是一本哲學入門書,想要對這門學科有些基本認識的人都適合閱讀」,但是我覺得自己看起來還頗感吃力。除了內容相當「硬」之外,作者舉的例子也不算多,不似一般入門書籍,會嘗試使用許多實例,運用簡單的詞彙、從各種可理解的角度來引導讀者思考。

還好,這回的閱讀似乎產生了一些感覺。原來,這本書所提到的九堂課,就是九個困擾古今哲學家,沒有標準答案的基本問題。有意思的是,古今哲人何其多,畢生窮究心力想要釐清這些概念的學者也不知凡幾,但「這些被視為理所當然的一般觀念」,竟然還是沒有被明瞭、問題竟然還沒有被解決、甚至可能根本沒有所謂的答案!

作者介紹的的九個基本問題是:
  • 我們如何知道事物存在
  • 其他心靈(除了自我心靈具有意識之外,對於世界上那些生命具有意識,能夠真正知道的有多少?)
  • 心靈與身體的關係
  • 字詞的意義
  • 自由意志
  • 對與錯
  • 正義
  • 死亡
  • 生命的意義
或許,我們為了過日子、為了求生存,因而有意無意地強迫自己將這些問題視為理所當然。但是,若沒有對這些問題產生思考與反省,又如何能深刻地面對自己的存在與價值呢?

存在太多的疑問,存在太多的可能。或許,問題尋覓的過程,本身就是答案。或許,假如人類天生追求意義,生命不但可能毫無意義,更可能是一場荒謬(這本書最後的幾句話)。也或許,生命本就無常,必須有足夠的自覺,必須經由修行,不斷地鍛鍊自己的心性,才能夠逐漸地明瞭自身的意義。

星期四, 5月 18, 2006

Life is fun every day

小傢伙有一片 Disney 的 DVD,名稱叫做 "Magic English"。

她喜歡看片子,但更喜歡有人陪她一起看。這個系列的 DVD 裡,都有一個唱歌的單元,會剪接一些 Disney 經典動畫的片段,配上一段歌唱,教小孩子一些基本的英文。

前幾天陪小傢伙看,聽到 "I sleep, I eat, I work, I play. Life is fun every day" 時,心底產生一股很奇妙的感覺。它隱約告訴自己:生活就是這樣,每天重覆地睡、吃、工作、玩樂,但... 每一天都很有趣!

怪怪,每天單調地重覆,怎麼會有趣呢?

這應該牽涉到心境吧。有人說,在日常生活中找樂趣;樂趣是需要培養、需要主動去發掘的。有人說,無欲則剛,只要無所求,就能夠堅強、甚至感受到樂趣。「愛工作、更愛人生」這本書,則似乎是強調「追隨個人的志業」就能夠帶來無上的喜樂。

不知怎地,最近的一些心路歷程,似乎隱隱都與這些心境有著些許契合。或許,這也是選擇性思考的威力:我們只看得見想看的(另一方面,我們「看不見不想看的」,則往往有著奇妙的對照,而值得品味與深思)。最近我因著心性與思考角度的轉換,感受到人生的某些有趣樣貌,因而也對相關的情事產生共鳴。

即使從某種角度來看,生活確實頗為單調,但是若能明瞭這是「正常」的,或許就能轉換心境、知足常樂呢。而自己,雖然不明白近來的歷程是否表示有進步、更成熟,但比起從前,(感覺起來)最近心情似乎真的平和許多。

這樣,應該就已經足夠了吧。

星期一, 5月 15, 2006

Impact

最近項老師提到研究,經常談及「Impact」。

例如,他會說,有某某人寫了上百篇 journal papers,若再加上 conference papers,堆起來會比一個人還要高(嗯...我們常用「著作等身」來形容某人著作很多,但...「等身」是什麼意思呢?是不是「堆起來跟身高一樣」啊?)。只是,問及相關領域的專家,竟然沒有人知道此人是誰,他竟然沒有一點 impact!

就表面來看,項老師應該是對這種現象感到訝異(他似乎並沒有對此表達嘲諷的意圖)。是啊,這應該就「只是一個令人難以理解接受的既有現象」吧。

雖然我並不清楚項老師想要表達些什麼,但我心裡對於「沒有 impact」這句話,倒是有著些許嘀咕。怎麼會沒有 impact 呢?他應該帶有許許多多的學生吧。而這些學生,應該也從他那兒學到一些生產論文的技巧吧。再說,有這麼大量的論文產出,也是台灣目前的學術環境所鼓勵的,應該會成為許多人注目的焦點。怎麼會沒有影響呢?

或許,項老師說的「impact」,指的是相同的學術研究領域,學者彼此間 peer review 之後的影響力。或許想表達的是,他並不同意以大量生產的方式,來評估個人或團隊研究的成果。只是,如果評估的方式是「impact」,那麼「影響大的就必然表示研究好,影響小的就必然表示研究差」嗎?似乎也覺得不怎麼對勁啊。

也或許,這是在現代社會高度競爭下,必須管控生產與成本,所不得不採取的「科學管理」方式。一方面,我們想要求進步;另一方面,我們似乎也不知道進步的本質究竟是什麼。而大家競相套用「科學管理」的外衣,或許也只是想快捷地取得認同(至少不反對),並進而為自己的立場取得優勢吧?

星期三, 5月 10, 2006

視覺思考

今天看(本週聯合報附贈的)紐約時報,對其中一些敘述產生了聯想。

這篇文章叫做 "From Eels to Egos, Freud's Art Displayed",描述佛洛依德從早期研究鰻魚的解剖,到成為心理學家(深刻地影響精神醫學的觀點與研究,並開創了心理分析學派),雖然研究領域變遷,對於畫圖的執著始終不變。

讓我產生感覺的,是報導引述某位學者說:「愛因斯坦曾說,當他思考科學時,是透過視覺思考 (Thought Visually),將思維化為圖像 (Thought in Pictures),而佛洛依德似乎也是如此。」

猶記得數年前,貓曾經拿了一份 IBM 內部測驗一個人思考傾向的一些題目給我把玩。中間好像有些題目,就是問自己,是傾向於圖像式思考,還是抽象式(包含邏輯推論吧)的思考。我一直不清楚,自己究竟比較擅長哪一種。

現在看到這篇文章,忽然覺得,能夠讓自己印象深刻的一些學理,似乎都在心目中隱約地透露著些許圖像的面貌。我想,我應該不是很擅長抽象思考的。然而,自己是不是比較擅長於視覺思考?好像也不是呢(自己也不會畫圖,畫出來的東西通常又醜又呆板)。

最近一陣子,對於自己「表達能力欠佳」、「文筆不好」等,都感到有些遺憾(應該在年輕時多花些時間看書、練習的)。現在,對於自己不會「畫圖」,似乎也覺得有些傷心了。

星期日, 5月 07, 2006

小感冒

莫名其妙一場小感冒,讓自己心煩意亂了一陣。

MPH 說他有好多東西想寫。相對地,我總覺得自己「似乎有好多東西想寫,但一點也寫不出來」。

「似乎有好多東西想寫」,是因為自己覺得最近看待事物的角度,與從前似乎頗有不同,因此頗想抒發其間的差異;「一點也寫不出來」,一方面是因為自己的識見,實在還是很淺薄;另一方面是因為自己的文筆實在不怎麼樣,很容易在表達上造成「差之毫釐、失之千里」的結果。

即使是一場小感冒,也還是令自己喉嚨不舒服、嗜睡、感到疲倦、做什麼事情都不太對勁。因此,身體健康,真的很重要啊。

祝福大家身體健康、生活愉快。

星期四, 5月 04, 2006

一個多年前寫的動態網頁

最近心血來潮,整理出一些「多年前」(1999) 寫的動態網頁。

事隔多年,當我從繁雜的目錄檔案中找出它們時,還是對其中許多 DHTML Pages 感覺到相當的樂趣 --- 雖然當時寫的許多東西都是 "IE Only",只能在 M$ Internet Explorer 上正確地執行。

一個例子是「用 DHTML 做出放大鏡呈現的樣子」。50 行不甚精簡的 VBScript 程式碼,就能夠呈現出一個「放大鏡在某個圖形上移動」的範例,回想起來,仍有些難以言喻的心動。

當然啦,能夠用如此短的程式碼做到,主要是 IE 在自己獨有的 CSS 規格中,加入了一個 "filter"「視覺特效」的屬性與功能。可惜的是,即使在多年後的今天,W3C 的 CSS 2.1 仍然將這些「視覺特效」視為微軟專屬,Firefox 之類的瀏覽器也都不支援這類功能。

在自己粗淺的想法裡,HTML、CSS 與 DHTML 等,都屬於「為了網頁呈現」的語言(工具)。如果在標準規格裡,能夠加上這類視覺處理的功能(即使初期只是建議的選項),應該能夠讓許多人,更容易地利用 Web pages,來展現他們的想像與創意吧。

星期二, 5月 02, 2006

愛工作、更愛人生

最近似乎傾向於挑選與「人生、工作」有關的書籍來看。

這兩天看的,也是一本塵封已久的書:「愛工作、更愛人生」(The Money or Your Life)。才看了前幾章,就已身有感觸。

想起貓在半年前,曾經在 Blog 寫過一篇「要錢還是要命?」。這本書的標題也類似:你要追尋的,是金錢(事業),還是生活(志業)?

作者說得頗老實:無論選擇的是事業還是志業,都會有正反兩面的收穫。選擇事業,可以享有豐厚的經濟所得,但很可能一生都在體驗痛苦(包含感到才華虛擲、機會錯失、沒有人生意義)。選擇志業,物質生活恐怕不會太精彩,但可以享受到豐富、活力充沛、完美的人生。

重點是,你要選擇那一條路?(我從前通常會逃避這樣的問題,幻想可以「兩者得兼」 --- 卻不了解,兩者得兼,是因為選擇志業、又需有幸運女神的眷顧。)

p.s. 看中文翻譯書,經常有種缺憾,那就是譯者並不見得會把重要的詞彙原文附在譯文上。像是「志業」,我就頗想知道原文的單字究竟是什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