星期二, 2月 28, 2006

來自史料的想像

在報紙上看到一篇「來自史料的想像」。

文章內容,提到台灣歷史的研究,因為政治立場而限制了歷史視野,眼界無從開展,想像無從飛揚。作者林載爵認為,目的性的解釋,忽略了歷史演進中,最有趣的幾個元素:流動、變異、交融、與混雜的多樣性。

他也認為,史料的閱讀,是當今台灣歷史與文化研究最大的弱點。並起提及台灣歷史史料:台灣文獻叢刊、台灣研究資料彙編、明清內閣大庫檔、還有對岸(可能是為了統戰吧)所出版的「台灣文獻匯刊」 --- 咦?這些不就是實驗室想要收集、提供檢索、並據以研究發展「歷史資訊學」的嗎?

由此看來,古文書的數位化、檢索、研究,雖然對學資訊技術的人來說,沒有流行科技的風光,但其實應該也是屬於「基礎工程」的。但是要如何更上一層樓,利用資訊科技來突破「文件檢索」的範疇?我猜想暗示應該就在於那些「流動、變異、交融、多樣性」等等有趣的元素裡。

說來也怪。生長在台灣,卻對台灣的歷史幾乎完全不了解、對台灣各地的風光,也是少有接觸。雖然還是覺得,到歐美日等先進國家旅遊,休閒的品質比較好,但其實應該多找機會,欣賞台灣的在地美。

星期六, 2月 25, 2006

交接與傳承

最近每天都在忙碌地修改程式、準備投影片,卻看不到系統有多大的改進。

怎麼會這樣?我想,是因為自己並不是真的了解體會,「收尾」的困難處。此外,因為我並不喜歡虎頭蛇尾的感覺,因此總想把「整件事情」做到比較能令自己滿意的地步。

很早以前,就已經打算把 prototype 在適當的時機傳承給其他人;半個月前,甚至已經找到相關的人力(就是實驗室的學弟妹啦)。然而,系統交接與傳承,如果只是把手頭的程式打個包,簡單地寫些文件,通常下場都是草草收尾,承接的人怨聲載道,恨不得重新開發一個系統。

系統的傳承中,我覺得應該包含了「溝通」。要傳交出去的人,應該讓承接的人,了解到他們想了解的系統背景、模型、架構、設計、與實作。以實驗室的例子來說,這些了解,甚至應該包含「當初為什麼要採取這樣的作法、從中間學到了什麼教訓」等等。

溝通可不是一件容易事 --- 至少,我一直都不擅長溝通。要充分溝通,除了彼此都需要投入許多時間與精力,他們之間更需要有相當的互信與尊重。不過,或許是因為現代人太追求快速,因此典型的交接,才會變成「打包」、「寫些文件交代程式各做些什麼」吧。

另一方面,在工作上「人員的流動頻繁」是項現實。我想,「流程標準化」之所以重要的原因之一,或許就是因為它有這樣的優點:傳與承、交與接的兩方,都對這項標準有者相當程度的共識,因而能夠有效降低交接傳承的成本。

星期二, 2月 21, 2006

寫程式與藝術創作

突然覺得,自己寫 THDL retrieval prototype 的心情,或許與藝術家創作類似。

這個 prototype 系統的輪廓,在模型上並沒有超越自己幾年前的論文。在實作上,我也只花了一個多月的時間,它就大致成形了。但是,算一算自己在寫程式所投入的時間,竟然已經有四個多月了 -- 那麼,為什麼我願意投入這麼多的時間,去修修補補、左看右瞧、反覆撥弄這個系統呢?

我想起去年年底,看紐約時報的一篇「Seeing through the distance」後,曾簡單地 post 一些感想。或許自己寫程式,就類似於創作一個藝術作品。藝術家心裡已經有了模型與底稿,花了許多時間雕塑出輪廓,但接下來的修飾,卻依然需要很長的時間,持續地思考、不斷地拿捏、無止盡地修正。

當然啦,把自己美化成一個藝術家,說來是相當冒昧、很大言不慚的。但是,我其實很難形容自己開發系統、設計模型、撰寫程式時,忽有所得的美妙心情。此外,也更難說明,為什麼自己每隔一陣子,就會想回顧從前的程式(作品)們,總想把許多「從前沒有寫好的程式」繼續完成。

有人說,生活即藝術。也或許,用藝術的角度來看待許多事情,可以讓人暫且遺忘工作賺錢的冷酷現實,讓人重新觀照、重視、欣賞天賦的潛能,讓人有找回自我的想望與動力。

星期六, 2月 18, 2006

「A+的秘訣」讀後感(下)

經過幾天的努力,終於把「A+的秘訣」也看完了。

不過,說老實話,我看到後來,覺得作者們有許多論點其實頗為牽強,因而感到有些乏味。許多受歡迎的管理類書籍,好像都有著些共通點,那就是 MPH 說的:「文章作得花團錦簇,其實是竹籃子打水」。文章天花亂墜,仔細省思後卻不過是一些單純的觀點或推論。

然而,這個年頭,若不極盡誇大能事,似乎就不能吸引廣大的讀者群。因此,有時我不禁懷疑,是不是由於資訊爆炸的威脅,讓讀者與作者的口味都變重了?

岔得太遠了,還是回到主題吧。就我的觀點,「A+的秘訣」這本書的內容,似乎主要是在說明多變社會下,消費者的消費價值觀確實也已經改變。而為了因應這些改變,企業必須從產品、價格、服務、可及性、與消費經驗等五個面向,來思考企業的競爭優勢。

雖說這類企管理論,多半是馬後放砲的歸納,但有時仔細想想,也似乎真能給自己一些啟發。想一想,這麼多年來,做生意的秘訣,似乎從來就不曾改變:「讓顧客滿意、他們才會再度上門」。但奇怪的是,很少企業能讓顧客完全滿意,不是嗎?

作者們認為,一個主要原因是,現今的消費者已經不再相信企業。傳統常見「訂高價再打折」的作法,讓消費者不再相信定價;對於特價商品,他們不但不領情,反而覺得平時價格根本就是剝削。就像 MPH 去年八月,在「令我作噁的icash」中所討論,總覺得特價品一定是把價錢攤加在其他地方,要不就是先加價再打折。

而現今的企業,或者因為商業環境複雜、或者因為競爭激烈,很容易失去自己該往哪裡走的方向、迷失自己該強調的商業特質。這本書的作者,就是經由各種產業實例,建議徬徨的企業們,在五項特質中,必須有一項傲視同儕、一項提供區隔、然後其他三項都保有業界的水準。

若要說這本書的觀點沒什麼「實際用途」,其實很簡單。只需如作者們自己所說:這些特質的標準,隨產業、地點、消費群特性等等而不同,就可以了。因此,這本書並非告訴大家「該怎麼做可以達到 A+」,而比較屬於「提供各種產業的成功典範、分析他們為什麼得到消費者信賴」的論述書籍。

前幾天,我走在校園裡,突然對這本書的立論背景(參考 讀後感(上)),產生了一些共鳴。是啊,現代人因為社會架構瓦解、個人時間壓縮、以及資訊與傳播科技興起,所以更希望能夠得到(家人、朋友、社會)關愛、了解、讚賞、與尊重。因而,應該會有許多公司,會藉著滿足這些人性需求,利用商業特質來區隔、取得消費市場吧。

星期三, 2月 15, 2006

「A+的秘訣」讀後感(上)

這幾天不管是在學校或家裡,事情都頗多,連寫寫網誌的時間都不夠。

不過,我覺得寫網誌有些像寫日記,不該拖太久、且需要有點恆心。因此,我還是強迫自己擠出一些時間,把最近看書的一些心得記一記。

最近在看一本擺在櫃上許久的書:「A+的秘訣」(The Myth of Excellence)。因為還沒有看完,所以只能抒發一下目前的感想。

大致上,這本書的立論背景是在於,現代人因為「社會架構的瓦解」、「個人時間的壓縮」、以及「資訊與傳播科技的興起」這三種轉變同時發生,促使消費者在交易時,看重的事物與以往有了不同。作者們強調,商機是來自於對人性、人性價值的關懷。

例如,在資訊爆炸的環境裡,消費者想要的,究竟是什麼?作者們認為,消費者要的,是清楚、簡單、明確和信任。他們需要值得信賴的人為其過濾資訊、簡化選擇(這讓我聯想起自己在另一個讀書心得:「選擇的弔詭」所提到,過多選擇所造成的困境)、並滿意自己的決定。

對我來說,一個有趣、且值得深入思考的主題是,作者所提到的五項商業特質:價格產品服務可及性、以及消費經驗。作者認為,這五項特質最完美的組合,是一項特質得到五分(掌控市場)、一項得到四分(市場區隔)、另外三項則得到三分(達到可接受的業界水準)。但要注意的是,只要有任何一項特質達不到三分,整體成績就不及格。

用這五項特質來觀察、評量、了解當前那些公司為何成功,應該是相當有幫助的。我也問問自己:「之前所待的公司,為什麼無法取得成功?」、「它在這五項特質裡,各得了多少分?」

不出所料,它們的整體成績都是不及格。但若再深入思考一下,其實也可以感受到,要取得「及格」是多麼地困難。因此,我似乎也更能體會,一家公司或者企業的成功,是多麼得之不易了。

星期六, 2月 11, 2006

修補程式的日子

這幾天都在忙著寫程式。

寫什麼程式?當然還是 THDL(Twiwan History Digital Library,台灣歷史數位圖書館)檢索系統的雛型。自從任務由 prototype 升級到 pre-β,日子就沒有一天悠閒過。

這也部分說明了,自己為什麼這一陣子都沒有什麼好內容可以 post 上來。並不是說,「寫程式」、「修改系統」就不會有什麼有趣的心得;而是說,寫程式經常可以讓人專注,進而不知不覺將時間耗盡(做不了別的事情)。

還好的是,已經有學弟妹們,要接下我的程式與系統了。因此,三月底之前,將這個 pre-β 系統交接出去,應該是有希望的。

而那篇「失散多年後,重新改寫的論文」,最近也接近尾聲,看起來也有機會在三月底前讓老師修改好。

我猜想,許多人為了取得博士學位,論文中都會割捨一些未能完成的想法、理論、系統、或研究。這兩件事(prototype 與改寫論文),也因為都像是在接續「數年前未完成的工作與緣分」,而讓我願意投入數個月的時間,盡全力去做好它們。

接下來呢?我是打算好好地休息(或者說,沒有特定目的地混日子吧)兩三個月。然後,就得努力找尋下一份「正式的工作」了。

星期二, 2月 07, 2006

談古文書文件檢索:之六

咦!等一下,標題是不是打錯字了。原本是「談古契書資料處理」,怎麼變成了「談古文書文件檢索」?

喔,原來這一陣子從 prototype 升級到 pre-β,處理的文件,應頭頭的要求改成了「明清檔案」,也就是明清時期,與台灣相關的文獻資料。古契書當然也算是一種古文書啦。

至於「資料處理」轉變為「文件檢索」,則是因為近日慢慢釐清,項老師想探索研究的「歷史資訊學」(histinformatics),其基本必備的功能就是檢索。如此一來,做先期的資料處理、data purification,也可以說是為了文件檢索。

所以,看來寫序列短文,有時也像軟體開發,會慢慢演化 (evolve)的 :)

那麼,處理古契書和更具一般性的古文書,有什麼不同的地方嗎?

理論上是有的。因為,古契書在不同的時空背景,有它特定的格式。如果能夠善用這些特徵,應該能夠提供使用者更好用的檢索工具,甚至可以應用某些人工智能 (AI) 或資料採礦 (Data Mining) 的方法,找出一些有趣的東西。

當資料量增多,資料種類增加時,單純的全文檢索,通常是不夠的。想一想,如果不是有相當大的需求,Microsoft 為什麼要花那麼大的力氣,開發新的 desktop 搜尋系統 WinFS,利用各種文件(或稱作「可檢索物件」)的特性,來組織、搜尋與共用各式各樣資料與資訊呢?

另一方面,實務上要利用到各種文件(尤其是一般人很少研讀的「古文書」)的特徵與相異性,通常得費相當大的功夫。M$ 有錢有勢,實驗室可沒有這種本錢。因此,若沒有想清楚背後的檢索、採礦模型,弄出來的東西恐怕只能是「玩具」(toy system),很難「實用」或甚至「好用」。

本來這一回是想談談古文書檢索中,關於 Query Syntax 的一些經驗的。不過,在這兒光是發發牢騷,就已經寫了好幾段文字 :p 因此,就留待下回,再抒發這部分的感想吧。

星期五, 2月 03, 2006

「叫花李」的行銷策略

信箱裡,收到「音速忍者龜」轉寄來的許多有趣信件。

「音速忍者龜」是傅國長的學弟,有一陣子也常到實驗室來;但後來不知何故,就沒有再見面了。只有電郵信箱裡,還經常能收到他轉寄來的信件。也真感謝他,願意花時間來將有趣的內容,轉寄給認識的朋友。

這回收到的信件裡,有一篇叫做「『叫花李』的行銷策略」的短文。寫得輕鬆風趣、卻又隱含行銷策略運用的道理;但信件不知怎地被截斷了,只收到部分內容。上網查了一下,原來「學習電子報」曾經刊載過,網址在這兒

這些日子,經常苦於自己的文學訓練、修養不足,寫不出像樣的句子與文章。因此,對於這篇短文的作者,我頗感佩服:他能夠流暢地設想出乞討這種極端的例子,用輕鬆詼諧的語調,深入淺出地介紹行銷的精髓(並加上許多現今流行的「藍海策略」、「差異化經營」、「注意力經濟」等用語),實在不容易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