星期一, 1月 30, 2006

實務造就流程

這幾天看了一本幾年前買的書:「資訊革命了什麼?

這本書的年代,應該還是在 Internet Bubble 的時期。大致上,作者是想強調,那些說「資訊萬能」、「新技術會終結報紙、媒體、中介者、公司與政府機構...」等等的論調,其實是很狹隘的直線式推論。

經過了泡沫的破滅,現在應該也沒有人會再說「資訊萬能」了吧。但是,在網路資訊當紅的時期,能夠提出異於主流的看法,並且加以論證(看了幾本書後,我發現這些作者都很會寫各式各樣的論述 --- 即使有時會覺得他們太囉唆)。

現在可以用比較平靜的心情,來看這本書。我覺得,自己最大的收穫,其實是來自於書中提到的「實務造就流程」(Practice Makes Process) 這個章節。作者們強調,流程對結合組織的各部門固然重要,可是終究要靠在組織工作的個人,來實現流程、並賦予流程意義。所謂實務,則是指為完成工作所進行的活動。

這類抽象的論述,在公司裡似乎常常可以聽到,感覺起來也沒什麼特別,那我的收穫在哪兒呢?

原來,要能夠合作,必須建立大家公認的詮釋架構。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,但觀念可以溝通」。而實務,就是建立順暢溝通的管道。例如,為什麼同樣的資訊,在不同的人身上,會產生相異的知識呢?從事的工作性質不同,所受的專業訓練有異,對資訊的反應就不一樣。是實務左右了如何消化知識。

所以,為什麼我總覺得系統設計與實作,在溝通上那麼辛苦呢?可能就是因為要溝通的人們,彼此並沒有相同、或者類似的實務經驗啊。「學習得到」(learn about) 與「學做、從做中學」(learn to be) 之間,差異竟是如此之大,以致於許多知識,只能乘著實務的翅膀來有效溝通呢。

也因此,我要將 prototype 或者 pre-β 轉交給學弟妹們,就不能只是強調理論與模型,而必須注意到實務的重要性。或許,必須讓承接的人員,經歷一些設計與實作上的磨練,才能夠經由「實務」,順利地溝通與移轉我在這部分的經驗與想法(知識)。

星期日, 1月 29, 2006

新年快樂

農曆上又過了一年,虛歲又多添一歲了。

不知怎地,總覺得這些年來,過年的氣氛一年不如一年。不過,或許是今年看得開了些,看看街頭人車都少了許多,也就覺得像是在過節了。

新年新希望。我希望家庭常保溫馨和樂,工作上也能夠順遂開心。人是很貪心的,我其實還有許多「小小」的想望呢。不過,或許那些該算是「奢望」或者「妄想」吧。

也祝福大家,身體健康,萬事如意。

星期三, 1月 25, 2006

談古契書資料處理:之五

時間過得快,似乎也該繼續「古契書資料處理」的一些討論了。

原本在「之五」的討論裡,想談談檢索系統的。但是之前將全文檢索的資料庫,從 MySQL 轉到 M$SQL 的過程,遇到了許多不甚常見的問題(參考之前的 posts: MySQL 的全文搜尋效率MySQL 到 SQL Server 的轉換、與 SQL Server 的全文檢索),因此就耽擱了。

將古籍數位化後,接下來就會想提供檢索系統。

然而,需要提供怎樣的檢索功能呢?一個很基本的要求,就是支援全文檢索。所謂「全文檢索」,就是系統對整篇文章(而不是只對某些特定的詞彙)都做索引,因此只要使用者輸入文章中出現的字詞,系統就能夠找到這篇文章。

但是,全文檢索在許多狀況下,似乎還不夠「好用」。許多詞彙(尤其是一般性用途的字詞)在大量的文章中都會出現,因此若僅僅輸入那些字詞當作 query string,系統就會「找到」一大堆文件,每個文件雖然都有出現指定的詞彙,但是卻不見得是使用者想找的。

這下子怎麼辦呢?

一般來說,有兩種方式或許可以改善檢索的有效性:一種是,對使用者提供合適的 query-refinement 建議;另外一種,則是對文件提供「分類」或「分群」的功能。有許多古籍資料有 metadata(詮釋文件的資料),因此可利用來提供 post-query classification 的功能。此外,clustering 也是一種常見的技術,通常是利用文件中的關鍵字,自動將文件分為數個群組。

我的 prototype 只考慮加上「相當有限」的 metadata,與一些(半自動化)特殊地名擷取的機制。但即使如此,整合起來,也不是「一片蛋糕」(a piece of cake) 般地容易。更何況,現在的 prototype 已經「升級」為 pre-β 了,要做的事情,可是排了很長的隊呢。

星期日, 1月 22, 2006

工作與日常生活間的平衡

前兩天和貓談了談,他說我也是屬於「工作狂」的類型。

我不知道如何判斷一個人是否是工作狂。從某個角度看,我是有這樣的傾向。雖然,我幾乎都是回家吃晚餐(或許,有許多工作人士,會很羨慕吧);但是,我經常在家裡、週末、甚至夜半,想起一些「工作上或許可以改進的地方」,而在電腦前敲敲打打、修修改改。

或許,就是對於許多事情「放不下」的關係,所以會顯現出「工作狂熱」的現象吧。但是,我總不願把工作就只當成「為了賺錢」而工作,總希望還能得到些「成就感」、還能對其他人有一些貢獻。

有時,我會對無法陪寶寶玩上一段時間而感到愧疚。她可是真心誠意地邀請我和她一起玩「茶犬」的呢(她現在擁有五隻麥當勞茶犬、五隻扭蛋得來的小茶犬、還有一隻更小的麥茶犬 --- 小傢伙說是另外一隻的弟弟)。可是,陪著她玩著類似辦家家酒的茶犬遊戲,約莫二十分鐘後,我就感到坐立難安(覺得做工作相關的事情似乎更重要些)。

有時,當太太忙碌,而自己有些空閒時,也會感到有些歉意,而想幫忙做些家事。但是,自己有空的時間通常很短(尤其是,需要做些工作相關事情的時候)、處理家事的技巧也差。更糟的是,做了一陣子後,經常容易感到疲累。

有時,則是對父母、兄弟姊妹、還有其他家人感到虧欠。自己似乎總是顯得「沒有時間好好地陪伴家人」。是真的因為工作的關係,還是自己一直下意識地在逃避呢?

因此,歲月經常是在愧疚中,日復一日地度過。我不曉得,是否大家都能在工作與日常生活間,取得良好的平衡點;但我確實希望,自己能夠做好份內的工作(表現得突出些,當然更好,但這樣或許就算是奢望吧)、並陪伴家人度過溫馨的每一天。

星期五, 1月 20, 2006

prototype 與 pre-β 的差異

這幾天頗為忙碌,但卻總覺得在實質上沒有取得什麼進展。

上週五實驗室 meeting。項老師說,希望以我目前的 prototype 為基礎,弄個「系統」讓歷史系的一些人試用看看。聽到這樣的「需求」,我的臉一下子就綠了。哎,prototype 與 pre-β 差異是「很大」的耶!

對我而言,prototype 的幾項主要功能是:提供團隊成員研究討論的基底、素材、與系統概貌,並在原型開發中,辨識出系統開發前期可能產生的風險。pre-β 版本,目的則在於提供真實的使用者試用,取得良好的回饋,並提供對正式系統的建議。要給他人試用,需要考慮相當多不同的層面。例如,安全性的控管,要做到什麼程度?是否要建立個人的 profiles?連線是否採取 session-oriented 的機制?系統可以提供多少人同時上線?還有,資料的品質,必須處理到什麼地步?

因而,這幾天幾乎又都是在重複做資料處理、資料轉換的工作。要給真實的使用者試用,資料就必須有相當的品質,不能含有「難以忍受」的錯誤。之前不是花了很多錢,建立了 metadata 來詮釋文件嗎?應用這些人工處理過的 metadata,應該比自動擷取的方法,有較好的資訊的品質吧。

但事情沒有這麼簡單。Metadata 既然是人工處理,就會有人為的疏失。舉個例子好了,「光緒十一年」竟然可以對應到西元 1866、1885、1886 年(1866 年應該是錯誤的)?還有,依日期欄位的規定,資料應該至少有「年份」的資訊,但為什麼可以看到「七日」、「五月二十三日」、甚至「署福建巡撫閩浙總督崔應階」這樣的資料呢?

在資訊處理的流程中,上游的資訊一旦品質不夠好,下游的處理就會事倍而功半。這時,就彰顯出傳統的 Waterfall(瀑布式)開發流程的缺點了。在瀑布式開發流程裡,每個開發階段都是明確的,上游必須經過嚴格的品質控管,才能將資料(或程式)轉給下一步的開發者。因此,下游不應該收到品質不夠好的東西。但實務上,我們也都知道,要保證上游資訊的品質,成本非常高;下游的處理者,就是會收到品質不夠好的半成品。

那麼,我們該怎麼辦呢?把責任推給撰寫 metadata 的人員,責怪她們不夠用心,並且等到她們將資料都修改好,才進行下一個開發步驟;還是把不夠好的系統丟給使用者,讓使用者自己去過濾篩選資料,並說明「自己只是中介者、只負責程式開發」呢?

因為兩邊都無法接受,我就只能在中間階段的處理中,盡量加上錯誤篩檢的機制。這樣一來,當然就會消耗許多寶貴的時間了。

我想,在方向上,項老師是對的:系統終究必須讓 real users 測試。然而,沒有經過良好的規劃,以為 prototype 與 pre-β「感覺起來差不多」,其實是很大的失誤。系統開發人員,還真是「苦命」啊!

而這下子,自己事情也變多了。至少,已經超過我原先的預期了(我原本只想做個 prototype,之後就由其他人接手)。我必須花時間思考一下,自己想將這個 pre-β 版本定位在何處。即使這個版本的使用說明是由別人負責的,即使這個版本只需做非常陽春的安全控管、連線控制、profile 管理、使用者介面調整、效能調校、或者系統品管與程式除錯,要考慮的事情都比單純的 prototype 複雜許多。

星期一, 1月 16, 2006

寶寶感冒過敏記

寶寶感冒後,又發現有過敏的症狀。為此忙碌了許久。

先是去看國泰的醫師。開了感冒、支氣管擴張的藥,吃了兩天,卻發現有過敏的症狀。

這下子怎麼辦呢?在去看同一位醫師,還是換一位對過敏比較有專長的?上網找了找,決定到馬偕醫院看小兒過敏科。醫師說,這是「長期累積」的結果,要我們把家裡的布沙發之類家俱「通通換掉」、然後開了一些藥、還要寶寶抽血檢查。扎了兩針,寶寶哭了許久。

但是幾天下來,情況好像沒有太大的好轉。於是,我們又再回頭看國泰的醫師。她說,馬偕醫院開的藥,含有類固醇,對小孩子不好。於是,又換用這個醫師開的藥。

馬偕的醫師還開了回診條,所以我們過了一週後,再去看診一次。這回,馬偕的醫師護士甚至說,過了十天咳嗽沒有康復,就是有氣喘的徵兆,還開了氣喘的噴劑呢。

為了該不該給寶寶服用噴劑,我們掙扎了許久。最後,我們決定再去找台大的小兒過敏科醫生看診。這位醫生聽了聽寶寶胸腔的聲音,說她的肺部很健康,應該沒有氣喘。然後,她看了看馬偕開的藥,說這些藥都開得太重了,不適合年紀小的孩童。

我覺得,馬偕醫院的醫師,實在太沒有醫德了。他怎麼可以未詳細問診、聽診、看診,就開了份量頗重、甚至含有類固醇的藥呢?太太說,她再也不要帶寶寶去馬偕看這位醫生了。

可是,病患就是這麼無助呢。醫師開了藥,我們竟需在「是不是該給寶寶服用」下掙扎。因此,找到值得信賴的醫生,就顯得相當重要。

是的,我們需要的是「信賴」。在這個講求快速的社會中,信賴已經逐漸變得稀少而珍貴了。

星期三, 1月 11, 2006

畫蛇添足

前些日子把「從前未完成論文」修改後的前半段先拿給項老師看,昨天中午取得回應。

坦白說,一時之間是有些傷心。怎麼回事呢?原來,自己多日來,輾轉反側、挖空心思寫的許多論述,本來奢想可以得到比較多的正面回饋;但實際上這是做白日夢。論文依然問題重重:
  • 單字拼錯、文法錯誤:通常是單複數弄錯了(許多地方是很明顯的錯誤;我猜是自己多次修改後,沒有好好地再校對一遍的關係。)

  • 描述的方式笨拙(通常是因為英文程度不夠好吧。)

  • 敘述不清、不知所云(除了英文程度不好,論述的條理性也不夠。因此有些地方會說著說著 miss the point,脫離了應強調的主題。)

  • 引用失當(這應該是我自己的問題。許多假設引用久了,就以為別人也理所當然該知道;有時,甚至自己會延伸出一些新的意涵而不自知。)

  • 畫蛇添足(有些論述不需重覆說明、有些假設與此論文無甚關係。無甚關係的論述應當勇於割捨。)
不過,幾分鐘後,我其實感到相當高興。從前,項老師對我「竭盡所能」所寫的英文論文,通常都只修改一頁左右(最多不超過三頁),就因為「莫名其妙、看不懂」而擲回了。這回,老師可修改了八到九頁呢。(最後兩頁其實已可看出老師修改得頗不耐煩了,或許是老師的耐性增加了吧。但我還是寧願相信,應該是這半年看讀紐約時報,英文有了些許的進步。)

其實我一直都有畫蛇添足的毛病。主要是,覺得自己花了心力去思考許多層面,下意識裡捨不得割愛。昨晚想了想,老師說的冗餘、定義(引用)不清、「不知道想表達些什麼」部分,還真的不是那麼需要。畫蛇添足,不但多餘,連蛇的應有樣貌也失去了。

星期一, 1月 09, 2006

選擇的弔詭

終於把「選擇的弔詭」這本書看完了。

大致上,一開始看還頗有感觸,但書看到後來就漸漸麻木了。導論寫得好,結論也想看,但中間的許多鋪陳就顯得稍冗贅了些(這本書,有一半的篇幅是在說明:為什麼選擇這麼痛苦)。

有選擇,比沒有選擇好。但現代人比從前的人選擇多,卻似乎沒有比較快樂?

原來,選擇也是一項負擔。有時,甚至會因「不確定是否選錯」而苦惱。尤其是,選擇有機會成本,選了一項,就表示捨棄了其他所有的選項。此外,人有「寧為雞首、不為牛後」的傾向:滿足感並是不建立於客觀的基礎(例如,實際上賺比較多錢),而經常在於主觀的比較(例如,雖然實際上賺得少,但比身旁的人都要多)。

人還有「適應性」的特質:一件美好的事物,帶來的愉悅都是短暫的。隨著時間的流逝,愉悅的感覺就會漸漸褪去,剩下的只有舒適感而已。而每個人,應該都可以舉出一長串適應性的例子。例如,小時候我覺得蝦味先很好吃,但漸漸地就「適應」了,覺得它不再那麼美味;剛買筆記型電腦時,帶著它四處遊走,覺得好棒,但習慣後,也就只感覺到方便而已。

於是,書末的建議「竟」也類似於老生常談:
  • 如果能學著滿意於舒適的感覺,當適應現象發生時,就不會那麼失望;
  • 若能有意識地對美好經驗或抉擇心存感恩,對不好的經驗淡然處之,就可以大大改善主觀經驗;
  • 在這個複雜多變、充斥各種選擇的世界裡,學會滿足,才可能得到內心的寧靜。
或許,人生本就不該存有太多的奢想(問題是,怎樣的想法算是奢想、甚至妄想呢?)。安安份份地過日子,靜靜地觀察欣賞時空環境變化,不是很好嗎?

星期四, 1月 05, 2006

幾張寶寶的近照

幾位朋友想看看寶寶最近的照片。

小傢伙最近並不怎麼喜歡被拍照。當她發覺我拿相機,就會到處亂跑、或者將頭轉到其他方向。因此,要捕捉可愛的畫面,其實也不甚容易呢。









星期二, 1月 03, 2006

關於人的適應現象

選擇的弔詭」提到,我們會逐漸習慣新事物,然後把一切視為理所當然。

而當你習慣、適應了各種樂趣的來源,這些就不再是樂趣的來源了。更糟的是,新的經驗也可能會改變參考點,使得原本已經夠好或甚至更好的事物,在經歷過新奇的經驗後,顯得不夠美好。

書中提到一個相當著名的實驗,比較了兩種際遇的快樂程度。其中部分參與者在過去一年中,贏得五萬到一百萬美元不等的彩金;其他參與者則因為意外事故導致半身癱瘓。當然啦,若實驗結果是「彩券得主比癱瘓病人快樂」,那就一點也不奇怪;但令人驚訝的是,經過數年,彩券得主並沒有比其他人快樂!(如果在彩券公布的第一時間詢問,得主的快樂程度都接近滿分;但經過一段時間後,就會逐漸習慣新情況。)

於是,為了得到樂趣,人必須不斷追尋更新鮮的愉悅感。但適應現象,卻說明了這種「樂趣不斷歸零」的苦果:就如同在跑步機上,不論跑得多快,只不過一直在原地打轉。

書中也提到,

  • 「人顯然無法準確預測各種經驗將會帶來的感覺」(高估喜樂的影響)

  • 「不管是多麼珍貴的抉擇,都不會對生活造成太大的轉變,但我們有時仍以為抉擇會大大地改變生活」(哦,真的是這樣嗎?有時,我還真以為抉擇可以大大影響生活呢。早個幾年取得學位、選擇到一份好工作、甚至中個樂透頭彩,經過數年後,影響真的如此微不足道?)

  • 「許多對人生的失望,固然是事後覺醒,其實也經常是對適應現象的錯估」

於是,就如同一般的勸世良言,此書也建議讀者要懂得感恩惜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