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在「工作」上似乎莫名其妙地忙碌。還好,工作的自由性讓我還能抽空來看些書籍。
自己看書的速度頗慢,看的又通常是已經在書櫃上擺了好些時日的書,因此就算是閱讀後有些感想,也只能算是「風潮過後的省思」。但即使如此,能夠抽出一些時間來閱讀,總也覺得是種幸福。
最近看的,是「新消費者心理學」這本書。這本書出版已經三年多了,內容主要是在強調,有別於傳統的消費者,現今的「新消費者」由於生活日漸優裕,購物從重視「便利性」漸漸轉到強調「真實性」(authenticity)。
我還沒有看完這本書。但看了前面的一些章節,就被「authenticity」這個詞彙所吸引。作者說,新消費者為了「authenticity」,有時會大老遠地開車去買自己急著想要的東西。他舉的例子,是一位發明家 James Dyson,他就為了想要取得自認為最純的橄欖油,寧可開一長段路去購買。
大老遠跑去買東西,有什麼不對嗎?這個年頭,「怪人」不是很多嗎?
這例子能引發我的興趣,其實是因為它讓我想起,前些日子太太為了想買一罐「應該沒有添加人工調味料」的純蜂蜜,還特別抽空開車到松山的某個商店去購買。我想,許多時候,一本書之所以「好」,或許就是因為書中的一些說明或舉例,能夠讓讀者引發各類程度不一的共鳴吧。
中譯本將「authenticity」翻譯為「真實性」,但我看過內容後,總覺得這個翻譯很容易讓人產生混淆(例如,會以為是「reality」)。其實,原書中也有提到,authenticity 在字典裡的意思是:「純正 (genuine)、確實、可靠、真實、實在、原創且有好評」。因此,我覺得翻譯為「信實感」似乎稍微好些。然而,自己的文筆本就普通,也沒有什麼翻譯的經驗,因而究竟該如何翻譯,才能保有 authenticity 的味道,對我而言也是很困難的一件事啊。
後記:我後來覺得,翻譯為「原味感」、「原真感」、「信實感」、甚至玩文字遊戲,翻譯為「實真性」,似乎都各強調出 authenticity 的某些面向。然而,問題依然存在:到底怎麼翻譯,才能更傳神呢?
10 則留言:
"松山"該不會是在上次在路口被廖遇到的那家有機食品商店吧, 在台北育達巷子的對面^^
育達巷子對面的那家叫"里仁"
他的乾麵條很好吃,久煮不爛很適合拿來做拌麵.
某人都戲稱那叫”黑人麵”,不知道他的聯想點是什麼? 不過店名倒是就變好記了.
什麼?? 里仁為美? 如果這樣就記得住,那我大概就不會坐在這裡上網打混了....
ㄟ,那家小店叫做「有機田生活坊」。太太要買的,是消基會抽查,「唯一通過」的「新農龍眼蜜」。
據說,那家「里仁」賣的蜂蜜,是「宏基的蜂蜜」,蔗糖值的部分就沒有過關了,所以不是純正的蜂蜜...
宏基的蜂蜜?什麼意思啊?
那陣子眼睛不好,把「里」看成「黑」,然後就被某人聽成「黑人」。
Authenticity有點難翻,我大概會翻「信賴感」,「信實感」似乎較合原意但稍嫌陌生。如果要強調貨品很真,我會直接用「實在」,不過和「便利性」擺在一起的話「真實性」比較對稱,而且有種跩文耍權威的感覺,很適合非文學的文字。
我還是覺得困惑:如果翻成「信賴感」,那似乎又會與 trust、reliability等產生混淆?
至於「宏基」的蜂蜜,似乎是某種品牌的蜜吧。可參考這個討論區。
就是他們叫我去演講erp的, 因為他們內部管理搞得....
他們是某個強調隱密性宗教團體的外衣(當然有許多宗教團體打著他們的名號到處宣傳, 但這樣就失去了隱密性的基本定義了), 隔壁是他們的書店, 除了有機的書外, 有些書上有他們師尊的大照片, 是唯一的線索
至於外衣本身, 是為了幫他們的成員種的有機東西做銷售
至於為什麼內部管理會很..., 因為所有的宗教團體都是以老師為主體(比較會傳教), 但老師嘴巴講很厲害, 做就是另一回事了
阿尼說的「他們」,是指誰啊?是「育達」嗎?
所以說難啊。這種工作辛苦又容易被挑毛病。
里仁啊....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