星期日, 1月 20, 2008

愛,需要說出來

歷經數星期,終於把《史賓塞的快樂教育》讀完了。

感想有些複雜,一時之間也組織不起來。不過,對於書中的許多小故事,我倒是覺得頗有感觸。其中一則是史賓塞的朋友查理的親身經歷 (p.259-260):

一天,當我回家時,和往常一樣,我拿起報紙,端起咖啡。十二歲的兒子突然對我說:「爸爸,我愛你!」

在隨後漫長的幾秒鐘內,我只能站在那裡,不知道怎樣回答,是點點頭嗎?還是語氣和善地「嗯」一聲呢?我竟然有些不知所措。最後,我問他:「你想說什麼?有什麼事嗎?」

他笑起來,向屋外跑去。我把他叫回來,問他怎麼回事。他笑著說,這是我們老師要求我們回家做的一個實驗,你明天去問問她,就知道怎麼回事了。

第二天,我真的去問孩子的老師。她告訴我:她只是想透過這個實驗,瞭解父母在對孩子情感表達方面的情況,而大多數的父親和你的反應一樣。

後來,這位老師還告訴我,她的父親一輩子也沒有對她說過這句話——我愛你。我忽然發現,我們這些在生活中打拼的人,或許太少去發現自己的感情、表達自己的感情了。我們早該知道,孩子不只需要桌上的食物和衣櫃裡的衣服,還需要父母對他說一聲愛啊!我的父親也從來沒有對我說過這句話。

就在那天晚上,我走進孩子的房間,準備向他說晚安時,我用一種深深的、富有男人味的聲音對他說:「喂,親愛的,我也愛你!」

孩子臉上出現的驚訝和感動的表情,讓我心裡一酸。我暗自想,早知道我會天天這樣對他說的。

我一直以為,只有非熱戀中的中國人,才會覺得「愛」字難以說出口,沒想到百年前的西方人竟也如此。印象中,有人說過「愛」字天生具有其魔力,能超脫原本生硬的溝通與交流,進而感動我們的內心。

小寶寶現在正在模仿學習的階段。妙的是,當我們想導引她說『愛爸爸』或『愛媽媽』時,她總會說成『愛姊姊』(對於其他發得出聲的詞彙,她就會照著唸出來),很是有趣。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