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句話本身就很耐人尋味。從理論的角度來看,這句話「當然」是對的。自己不想看見的,雖然可以出現在眼簾;但因為不想看見,人卻可以「有意無意地」忽略它的存在。
但將這句話引入生活,卻經常可以令自己有煥然一新的不同感受。半年前也曾片段地提到,紐約時報的一篇報導裡,兩個人之間的對話:「You see what you want to see」與「You don't see what you don't want to see」。人與人之間溝通的困難,或許有一大部分就是在於,「只看得見自己想看的、看不見自己不想看的」。
最近從書櫃裡找出一本書「名牌得很厲害」。不曉得是否因為自己最近就是想看這類東西,雖然連前三章都還沒看完,我對作者的一些話語,卻頗能產生聯想與共鳴:
- 如果是新開發的品牌,就必須構思出確切的定位;如果是現有品牌,則必須了解原有的定位,並且抓出未來的走向。
- 「為新品牌憑空創造一句響亮的廣告詞」,或者「重新塑造既有品牌的形象」,那一件事比較困難?真要爭論的話,給你一千年也辯不完 ...
3 則留言:
我猜應該是關心它們的都是"人"吧!
嗯,是啊,這些特性都是人的特性,都是人性的特徵。
只是,我對於人性的了解,怎麼就是如此淺薄?
嘆...
...其實如同題目"只看見自己想看的",人生中有太多太多的一切,如果樣樣都要顧及是不可能的,"只看見自己想看的",說不定就是解答,只是要確認看見的真的是自己"想看的"....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