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兩天項老師找我和學妹討論「歷史資訊學」(hisinformatics) 中的模型、語言、以及推理機制。
學妹跟老師說,她和我對老師所說的「語言」,聽到的重點與理解上都有差異。由於「語言」必須具有足夠的表達能力,她似乎傾向於往 meta-language 的角度思考。然而,我卻覺得,若是把重點擺在 meta-language,那麼做出來的結果,很可能是 too general to be useful,這應該不是老師所想要的。
於是,老師試著把他的想法,說得更清楚些。他一邊解釋、一邊思考,最後很高興地說,「啊,這樣我們就有歷史資訊學了。」學妹對老師的興奮感到不解,但其實項老師這幾年忙著行政工作,很難有時間好好地思考「歷史資訊學」該建構於怎樣的理論模型上。能夠看見理論模型的曙光,我的回答又是「非常同意」,老師當然很高興。
老師說,我從前都沒有說過「非常同意」這樣的話。我事後想了想,我的理解其實和從前幾乎沒有什麼不同。只是,在從前,看到的是不一樣的地方;但現在,重視的卻是意見相同之處。因此,以前會急著強調自己與老師想法不同之處(甚至想表現出,自己想法應該比較好),但現在卻對相同的想法給予掌聲。至於想法不同的地方怎麼辦?以後「自然」會有機會表達啊。
所以,這其實應該就是溝通上的問題。就像前一篇 post 所說的,不管自己的想法有多獨特,在溝通時也不應讓別人覺得他是被強迫接受的。而從這樣的角度觀看,多給他人肯定,其實也是對自己有信心的表現呢。
5 則留言:
很想知道項老師看到的東西是什麼.
尤其,歷史是一個很大很大的概念.
那天瞄見一本書
Digital archaeology : bridging method and theory / edited by Thomas L. Evans and Patrick Daly
出版項 London ; New York : Routledge, 2006
在總圖2F. 還沒時間看.
雖然我不應該胡亂猜測,但我覺得項老師看到的,應該是「黑暗中的一絲亮光」。
直覺上,歷史資訊學應該可以從『模型、語言、推理機制』來建構理論的基礎。或許項老師在討論中,因為目標與方法都更清晰呈現,而感到高興吧。
"Digital archaeology : bridging method and theory"?光看到書名就覺得很有意思。只是,不知道內容如何?
今天我是睡著了,但是如果昨天是你不舒服一整天,我想你也就能體諒我的心情了。我想。
身體不舒服,自然就會影響到情緒與表現(我自己也常有這樣的問題)。
在此說聲抱歉啦~
非常贊同您在文中的這句話:
以前會急著強調自己與老師想法不同之處(甚至想表現出,自己想法應該比較好),但現在卻對相同的想法給予掌聲。.....以後「自然」會有機會表達.....
不,不只是贊同這句話字面上的意思!而是贊同 -- 您終於發覺自己毛病的癥結在於此了!為了讓這個您花了好久時間才能到的體認盡量不隨時間而被淡忘,我留下這篇 comment
「彰顯自己,不必貶低他人」 -- 共勉之!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