星期五, 11月 28, 2008

筆電中毒記

早上發現筆電的行為怪怪地,開機燈亮著,卻怎麼也喚不醒睡著的 Windows。

昨晚合上筆電後就去睡覺了,按理說筆電應該也會進入睡眠模式,怎麼開機燈還亮著,而且摸起來機殼熱熱地?拔下電池與插頭,再接上電源開機,一些該跑起來的服務竟然都在昏睡中。覺得不太對勁,再重新開機一次,看到一個很奇怪的程序 ff.exe 在背景吃去許多資源。

還沒連上咕狗查看這支程式的面目,就狠下心來,把系統灌回兩星期前備份的的映像。這回機器乖了許多,連上網後查了一下,ff.exe 果然是一支病毒程式。檢查昨晚用到的隨身碟與硬碟,根目錄下都有 autorun.inf 和其他兩支奇怪的程式(日期為 11/27 下午四點多),這下更確定先前筆電系統真的是中毒了。

回想昨天到底做了些什麼,怎麼會中毒了呢?

比較可疑的只有兩處:昨天早上有用到學妹的隨身碟,下午回家前則有接上圖書館送來的一顆資料硬碟。剛剛檢查了一下,圖書館來的這顆硬碟中果然有 autorun.inf 這幾個檔案,其中一個檔案的日期是在 11/24,其他則是在 11/27 下午四點多。唉,幫圖書館檢查、匯入資料已經弄得有些嘔了,一時失察,竟然還讓筆電中了毒!

賽門鐵克的防毒程式也是莫名其妙。今天我灌回先前的 OS 後,接上圖書館來的硬碟,它一下子就偵測出木馬。但昨天該偵測時怎麼反而不工作呢?

星期三, 11月 26, 2008

耐不住沈悶的心

連續幾天趕程式晚睡早起,情緒又開始毛躁起來。

心裡很清楚地知道,工作不應在家裡做,自己也該早些入睡。但寫程式這種事情,有時一上手就很難停下來。即使前一陣子覺得煩悶,不想再為 THDL Prototype 添加新功能,但經過幾個星期的醞釀,自己仍然忍耐不住,在小朋友入睡後趕著把一些想法實作出來。

昨天代了這學期第四堂 Text Mining 的課,主題是文件的分類。或許是因為覺得這些方法相當直觀,或許因為了解到相當程度之後就失去好奇心,覺得很多內容其實都不必細說,因此越講越快,很快帶過去的部分也越來越多。怪的是,略去的部分越多,自己竟然越覺疲憊。

這是怎麼回事呢?

星期四, 11月 20, 2008

上學遲到

最近小傢伙上學總是遲到。

天冷下雨,路況壅塞,以致於需將近一個小時的時間通勤,是遲到的原因之一。另外一個原因,是她早上常常爬不起來,在床上滾來滾去,刷牙吃早餐又拖拖拉拉的緣故。

小傢伙就讀小班時,好像比較能夠早起。但或許是每天多上了安親班,或許是晚上總無法早早入眠,她早上經常賴床。

嘗試過許多方法,效果都不彰。

就讀幼稚園遲到好像沒有什麼大礙,但以後讀小學遲到,問題恐怕就比較麻煩了。

有時想想,通勤的小朋友真的也頗辛苦。

星期四, 11月 13, 2008

化繁為簡

前天代項老師上第三堂 text mining 的課。

去年已經代過相同的課程,因此今年就輕鬆了些,可以直接用相同的投影片。不過,上個星期看過投影片後,發現自己對於 Hidden Markov Model (HMM) 的內容其實還有頗大的改進空間,因此花了好幾天的時間重新編寫說明的範例。

昨天在實驗室會議前,項老師突然問我代課的情形如何。我說,代課時總覺得許多內容沒有那麼困難、沒有那麼重要,因此就越講越快。從前不到十張投影片的內容就足夠講上一個小時,但現在一個小時卻會帶過二十幾張投影片。(這回若非因為 HMM 的例子有重新編寫過,講解的時間比較長,否則我恐怕也撐不了三個小時呢。)

項老師半開玩笑地說,我現在是化繁為簡、出神入化。我說,化繁為簡似乎正是我所想達到的,但距離「出神入化」的境界還遠著呢。

經常得工作許多天,才編寫得出寥寥數張投影片。總覺得要編寫一份「深入淺出、以簡馭繁」的投影片,實在不是件容易事。至少,概念必須清晰、範例也應該簡單明確。相較之下,好像抄抄教科書內容,放上一些複雜的數學式子,看起來還比較有學問些。

星期五, 11月 07, 2008

秋老虎

都已經十一月了,氣溫卻還是高達 31、32 度,熱都熱壞了(雖說預報明天高溫只有 27 度)。

感覺上,「秋老虎」應該是指秋天大太陽下的炎熱天氣吧。查了一下網路,雖然 Yahoo! 的「知識+」有許多網友的各種回答,但實在還是不知「秋老虎」的典故或出處。

維基的說法是,秋老虎是指「立秋 (8月8日左右) 以後短期回熱天氣」。這一陣子炎熱是常態,偶而才有稍涼的天氣,因此若維基的定義是正確的,那最近的天氣還不能稱呼為「秋老虎」呢。

反正秋老虎就是比喻「在秋天裡依然像夏天般的炎熱天氣」,追究它的典故或出處做什麼呢?

呃,只是好奇嘛。

這個星期的實驗室會議,項老師花了許多時間與大家討論(許多時刻,我覺得他是在自言自語,哈~)「將目前所找到的所有唐詩列印成書,算不算學術出版」。

就一般學術出版的定義,它應該不算,因為其中沒有「經過人的智慧編輯篩檢」的痕跡。但是,若從中選出三百首(像是「唐詩三百首」)來出版,因為有經過人的智慧去選擇並組織,所以就算學術出版。

什麼跟什麼嘛,那我刻意(例如說,就刪去某一首有名又常見的詩)從所有收集到的唐詩中砍掉一首,弄成「全唐詩缺一首」,那不就算是學術出版了嗎?

星期五, 10月 31, 2008

小傢伙與萬聖節

覺得 Halloween(萬聖節,每年的十月三十一日)是小傢伙很喜歡的一個節日。

幼稚園也頗重視這個節日,早早就通知家長要幫小朋友準備萬聖節的服裝。雖然我和太太都主張應該扮演巫婆或南瓜,但小傢伙怎樣也不肯,她執意要扮演「公主」。

我們說,不要啦,去年演蝴蝶仙子,今年又飾演公主,一點也沒有萬聖節的氣氛(網路上有許多關於萬聖節由來的說明,這一篇似乎還不錯)。而且,去年有人裝吸血鬼、有人扮森林精靈(最後還得獎),老師們不是都很稱讚嗎?

小傢伙說,不要啦,吸血鬼和巫婆都好可怕。

想想這些年來,本地(中國或臺灣)的節日可說是越來越沒有氣氛。中秋幾乎變成了烤肉節、端午好像只有看幾分鐘的龍舟競賽,就連最大最重要的春節都沒什麼過年的感覺。

沒有過年過節的氣氛,是因為少了鞭炮嗎?應該是因為少了些眾人可以同樂、分享、回味的樂趣吧。

走一趟後火車站的太原路,就可以看到各式的萬聖節服飾。現代人的日子似乎越來越單調,中式的節日,是不是因為太過嚴肅,所以慢慢地失去它的趣味呢?

星期二, 10月 28, 2008

20081028 生活雜記

小傢伙最近讀經的進度減緩許多。

部分原因是,論語有著太多的「子曰」,本來就很容易弄混順序、很容易出現錯漏。另一個原因是,她總要一邊畫畫或玩玩具,然後一邊跟著我讀。雖說自己希望她能專心些,但還是不願拿出「愛的小手」來逼迫。

我盡可能每天帶著她背讀二十分鐘,而小傢伙也已經闖過十關,背誦過五本「中國文化導讀」了。令人訝異的是,她在班上的進度竟然仍落後四、五個小朋友。這些小朋友的背誦能力固然驚人,但那些家長投注在小朋友上的心力則更令人佩服。

雖然不甚了解「98 課綱」的爭議(有人甚至以「災難」來形容),但我總覺得現在的小孩子似乎要學太多東西了。學這麼多,日後真能對生活有多少幫助?

想想自己國中、高中的課本內容應該也不少,但現在幾乎全部忘光了。而且我認為多數人都「不知道從前在學些什麼」。這些課綱要求學生什麼都學(每周上十五種科目?有沒有搞錯啊),看來是想討好崇尚多元的主流思想,但這樣就能讓大家的學習多元化?我很懷疑。

星期二, 10月 21, 2008

小福三樓的怡客咖啡

刻意讓自己幾天不碰 THDL Prototype 的程式,果然睡眠狀況就好了些。

由於上班時間通常會塞車,載小朋友上學後,到學校的時間就有些晚。因此,也不容易騰出「悠閒的咖啡早餐閱讀時段」,不再能像半年前常常能鹿鳴堂附近的丹堤咖啡報到。

台大小福三樓新開了一家怡客咖啡。由於位置處於到實驗室的路途中,心血來潮上樓去點了一杯外帶的「焦糖拿堤咖啡」。

味道還不錯。相較之下,覺得星巴克的中杯拿堤咖啡就要 95 元,實在太高貴了些。

星期三, 10月 15, 2008

2008-10-15 工作雜記

大約從半年前,可自由運用的時間就漸漸地減少;而這一陣子過得忙碌,腦子都已有些麻木了。

最近為了 THDL Prototype 系統與 A 公司合作的專案,花了約兩個星期的時間進行壓力測試與系統調校。在測試的過程中,不免發現一些效能上的問題與疑點,因此就得猜測問題可能原因,修改參數或程式,然後重新進行測試。幾趟測試下來,所耗費的時間其實是頗驚人的。

話說回來,自己或許也可以不必這麼認真。就等出了問題再說嘛,反正相關的人也不會關心問題的根本原因(而且,通常還可以利用升級到更好的硬體規格來緩解),何必預先耗費那麼多力氣去尋找「效能瓶頸的原因」?

找出原因並加以改進修正,是可以獲得一些成就感,並感覺比較有盡到個人工作的責任。只是,既然沒什麼人「關心系統在校能上的技術問題」,那麼把這些時間拿來看看閒書、吃吃喝喝、遊山玩水,是不是更有趣呢?

話雖這麼說,但我終究還是花時間去了解問題所在了。這也是自己個性的一部份吧。

星期三, 10月 08, 2008

太過天真

有一條莫非定律說:凡事只要有可能出錯,那就一定會出錯。

以為專案應該可以還算順利地結束,沒想到今天去 A 公司結案報告,本機的系統竟然會出狀況,完全沒辦法進行 demo(後來開啟網路連線才順利啟動;下午則花了幾個小時,找出問題的 root cause)。

更討厭的是,後續還需提供約兩個月(對方一開始還要求近四個月的程式除錯保固。太誇張啦,那時超過一半的程式開發人員早就離職了)的維護時間,修正一些被發現的 bugs,好讓對方能夠順利進行系統介接與測試。

想想自己當初沒有仔細看合約(我是過了數個月才看到合約的內容),沒有留意到對方是在專案期間過後才進行驗收,早在一年前就埋下問題的種子了(真是「不經一事,不長一智」啊)。

安慰自己說,還好當初有堅持「不能用太低的價碼承接專案」;拿了錢,總是得做些有益的事。此外,軟體的專案「本來」就很難在預期的時間內順利結案。延長一兩個月的時間作為「保固期」,應該也不算太離譜。

只是,心情還是不怎麼愉快。畢竟,昨天還天真地以為,專案在這個月底前,應該是可以順利結束的。

星期一, 10月 06, 2008

就是忘記用心

一眨眼已經十月,不仔細回想、看看筆記,還真不知道時間是怎麼溜走的。

大致釐清上個月忙碌的原因。日間就是帶小傢伙上學、例行的會議與專案工作、然後回家陪小朋友。此外,由於 THDL Prototype 系統持續地有新功能與 bugs 出現,連著多日晚上都熬到十二點才能睡覺。

雖然自己似乎在晚上寫程式的生產力才會增加,但實在也不該花這麼多居家時間來修改程式。打算晚上盡量不要去碰 THDL Prototype 的程式,但依自己的作息慣性,這種計畫應該持續不了多久...

這一陣子心頭靜不下來,除了入睡前看著童書講故事給小傢伙聽,幾乎沒有悠閒看書的時間。幾天前瞄到河合隼雄《走進小孩的內心世界》,薄薄的只有兩百頁左右,就順手把它放入背包,以便在短暫的空檔裡能夠看上幾頁。

Q: 為什麼在豐衣足食的年代,還會出現教養問題?
A: 因為大家都忘記了用心

沒想到,開場的小節就如此震撼人心。現代生活既忙碌又功利,「因為大家都忘記要用心」說得真是好啊。

星期一, 9月 29, 2008

《龍龍與忠狗》

颱風天沒處去,在家裡陪小傢伙看了一場《龍龍與忠狗》(A Dog of Flanders) 劇場版卡通。

才演出沒多久,小傢伙的眼眶就泛紅了,不時拿起小被子擦眼睛(她懶惰到不願起身去拿面紙)。我的情況也沒好多少,當片子演到龍龍的爺爺過世時,眼眶裡也隱隱有著淚水在打轉。

抄錄 DVD 所附的故事簡介(雖然總覺得在許多曲折處描述得並不正確,但要用這麼短的篇幅介紹故事的內容,本來就不是件容易事)如下:

故事的背景是在 19 世紀的比利時法蘭德斯。有一天,一位修女(小蓮)造訪了安特衛普鎮的大教堂。這位修女仰望著魯賓斯的「聖母昇天」畫,回憶一下子墜入到 20 年前...。

少年龍龍和爺爺以幫人運送牛奶為生,生活過得相當清苦。一日,龍龍和爺爺在路上撿回了被五金行老闆虐待得奄奄一息、棄置於路邊的老犬阿忠。這樣的緣分,展開了龍龍與阿忠的患難情誼。龍龍的夢想是,希望有一天自己也能夠成為像魯賓斯那樣偉大的畫家。

爺爺不忍心將阿忠送還給可惡的五金行老闆,所以只好拼命地賺錢替阿忠贖身。這讓原本已經十分貧窮的家境變得更加清寒。緊接著,沒有能力看病吃藥的爺爺撒手歸天了。屋漏偏逢連夜雨,村子此時居然又發生了大火。沒想到村人居然認為龍龍是放火的人,讓悲傷又無助的龍龍根本無處遁逃。

得不到村人關愛和失去爺爺的龍龍,在大風雪中不知不覺地來到了大教堂。在彌撒過後的寂靜教堂裡,龍龍終於如願地看到了魯賓斯的另外兩幅畫。龍龍心想「我已經感到非常幸福了」,他的臉上洋溢著滿足的表情。好不容易找到龍龍的阿忠躺在他的身邊,在肅靜的氣氛中,默默地離開人世。

一般來說,小傢伙只喜歡「王子公主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」,不喜歡「有巫婆、壞人」的故事。看完《龍龍與忠狗》後,我問她好不好看,她點點頭表示肯定。

我想,不管對於大人或小孩,名著就是能夠深刻地描寫人性,從而有著感動人心的力量吧。

星期一, 9月 22, 2008

椰子樹上結香蕉

載小傢伙上學途中,她都會要求要聽「小朋友的歌」。

而且,若是輪到她不喜歡的歌曲,就會說「我不喜歡這首歌」,要求跳到下一首。

最近她特別喜歡「拔蘿蔔」這本小書中的童謠。我開車聽著聽著,自己竟也頗欣賞其中幾首歌,有時還會跟著哼唱個幾回。

其中一首是「青蛙」。上個星期到實驗室時,心血來潮用 MP3 播出來,自己也跟著唱了數回。結果滿腦子裡都是跳來跳去的小青蛙,充滿了歡樂的感覺,很是有趣。

今天早上注意到另外一首「月亮出來了」。當歌曲唱到「椰子樹上結香蕉」時,我頗感納悶,歌詞到底在說些什麼啊?

繼續仔細聽這首兒歌的後半段。「月亮出來了,月亮出來了,圓圓滾滾漸漸在升高。小狗看見了,急得汪汪叫。牠喊寶寶快來瞧,你的氣球跑掉了」,心裡噗哧地笑了出來。原來,是描述小狗天真,把漸漸升高的圓月當成氣球了。那麼,「椰子樹上結香蕉」應該也類似,不是嗎?

於是,跟小傢伙說明「原來是小狗把月亮當成氣球了」,然後我們重聽這首歌。這回,小傢伙聽了幾句,就跟我說,她知道為什麼「椰子樹上結香蕉」了!

月亮出來了 月亮出來了
彎彎黃黃 掛在椰樹梢
羊兒看見了 喜得咩咩叫
牠喊媽媽快來瞧
椰子樹上結香蕉

月亮出來了 月亮出來了
圓圓滾滾 漸漸在升高
小狗看見了 急得汪汪叫
牠喊寶寶快來瞧
你的氣球跑掉了

於是,父女倆重覆聽了幾遍這首歌,興奮地討論歌詞裡蘊涵的童趣。對我來說,這種感覺實在太棒了,值得一記。

星期日, 9月 21, 2008

大陸貨

不喜歡老共的貨品,總覺得品質不佳,黑心貨又多。

最近的奶粉事件,鬧得沸沸揚揚。前些日子有報導,公館超人氣車輪餅曾不慎用到毒奶粉;今天看新聞,國內頗有名氣的金車食品都有幾項產品含有毒奶精、驗出微量三聚氰胺。還有一則消息是說,連雀巢這麼大的國際品牌,大陸製的奶粉都有問題。

金車食品還頗有良心,是自己送檢的,也願意承擔顯而易見的立即損失。其他公司呢?在這個「一皮天下無難事、死不認錯」的時代,會乖乖地送檢、承認有踩到地雷嗎?

雖然買東西時,總會排斥使用「Made in China」的貨品,但如果原物料是來自於老共的黑心貨,自己又如何能發覺有問題呢?

即使是有名的 Duracell 金頂鹼性電池,大陸製的就還是比較容易出問題。曾在 Costco 買了許多三號電池,使用後發現有嚴重的漏油現象(一次是使用在玩具中、一次是放在鬧鐘裡)。奇怪了,這些國際大廠不是都該有嚴格的品管流程嗎,怎麼大陸製的就這麼容易有狀況?

只是,大陸製的各種物品,由於有價格低廉的優勢,在全球化經濟下,早已深入生活的各項用品。雖然不喜歡,但有時也真沒得選擇,只能盡量避免吧。

星期六, 9月 13, 2008

不喜歡寫報告

不知道怎麼回事,自己最近就是不喜歡寫報告。

最近實驗室與 A 公司合作的專案將屆尾聲,事情開始多了起來。除了必然的測試、除錯、說明文件外,還得寫一份「結案報告」。

不知道該怎麼寫,也不知道該寫些什麼。雖然猜測對方也未必想要一份文情並茂的書面報告,但實在不想花太多力氣在報告上。另外,手頭也沒有現成的東西可以照著抄,想到就還是覺得煩。

好吧,雖然不喜歡,但還是得「活在當下」(雖然貓還用粗體字強調:他從來不相信每個人都可以活在當下),最後還是得生出一份報告,不是嗎?

或許,投影片的部分,就大致拷貝期中報告的內容;而書面報告的部分,也可以採用拼湊的方式來完成。除了簡單的前言後語外,就是把專案的規格內容大致拷貝過來,剪貼一些系統執行的畫面,然後註明「功能已達要求」之類的吧?

相較之下,自己似乎還是比較喜歡想想「概念採礦」(Concept Mining) 的趣味,寫寫「還算有趣」的程式。自己似乎還是比較喜歡 THDL prototype 的系統開發。

星期一, 9月 08, 2008

IKEA 的瑞典牛肉丸

短短幾天內,逛了兩趟 IKEA(宜家家居)。

雖然認識 IKEA 已經有十幾年的時間,但自己對它一直沒有什麼特別的感覺。一直到三年前,為了買小朋友的遊戲桌和小凳子,才又重新注意到它。

但即使如此,環亞店停車不便,還是讓我提不起逛 IKEA 的興致。

上週四實驗室的學弟妹要到 IKEA 環亞店吃下午茶,還特別推薦了「瑞典牛肉丸」,說它沾果醬的口感一級棒。於是,眾人興沖沖地搭公車前去。點餐之後,才發現餐廳的果醬賣完了,很是可惜。但即使如此,IKEA 的瑞典牛肉丸和薯條依然都還不錯吃。

因事得到新莊一趟,順道與太太帶小寶寶逛了當地的 IKEA。空間很大(超過 8,000)坪,逛起來不會覺得壅塞,很是舒服(有些十數年前在美國逛百貨公司的感覺)。欣賞它對小坪數居家的空間規劃,買些小巧的居家用品,並尋找小傢伙日後需要的書桌。

在三樓餐廳吃到了沾果醬的瑞典牛肉丸。帶些鹹味的小牛肉丸,淋上淡黃色的醬汁,再搭配微酸帶甜的果醬,不但不會顯得唐突,口感還真的不錯呢。

星期日, 9月 07, 2008

讀經:之四

在薇閣中班的一年裡,小傢伙讀經闖了八關,背了四本「中國文化導讀」。

暑假的這兩個月裡,盡量每天帶著她讀十分鐘,希望她能養成「每天讀經」的習慣。

讚嘆小朋友的記性之餘,卻也發現小傢伙其實已經把先前背過的「大學」、「中庸」、「老子」等內容,都忘得差不多了。問她要不要複習一下,她每次都搖頭說不要。

呃,不知道其他的讀經小朋友是不是也會有這樣的狀況。雖然覺得「忘記了很可惜」、「複習一下應該更好」,但小傢伙在讀經的過程中,認識了許多字,總也是件不錯的事。

雖說幼稚園沒有課後的作業,但週末也經常有「親子活動」希望家長能夠參與。或許是因為最近事情多,或許是因為「現今大多數的家長都很配合」,對於這些「家長作業」竟然感到頗有壓力呢。

星期日, 8月 31, 2008

三個月來的片刻清靜

星期日,是該讓自己多休息些,還是帶小朋友出外遊玩?

想想這幾個月來每天晚睡早起,日子過得繁瑣忙碌,就讓自己有段休息的時間吧。

於是,雖然工作仍然做不完,昨天還是強迫自己早些睡;而今早在小寶寶喝完「阿奶」後,繼續睡了一陣回籠覺,感覺起來精神似乎好了許多。

然後,太太把兩個小朋友帶到外婆家,讓我在家裡能有片刻的清靜。

感覺真好,太舒服了。

所有的事物,似乎一下子都變得可愛許多。

印象中,至少已經三個月沒有這樣的感覺了。該好好地珍惜。

星期三, 8月 27, 2008

暑期生活回顧

忙亂間,小傢伙兩個月的暑假已經接近尾聲。

感覺起來,自己這兩個月的時間,除了工作上必要的事情外,幾乎都花在小朋友身上。那麼,這兩個月裡,究竟做了些什麼呢?

遊玩方面,帶小朋友去動物園兩回;清境「瑞士小花園」一日遊;福華翡翠灣半日遊;到台北偶戲館看布袋戲「神魔對決」;到中正紀念堂看「長毛象特展」;到歷史博物館看「米勒展」。最後,則是上週末帶小傢伙到羅東走了一趟。

八月的行程,除了必須到實驗室參加會議的時段外,在 weekdays 幾乎都是上午帶小傢伙到 YMCA 學游泳,課程結束後吃午餐,然後下午回家照顧兩個小朋友。

雖然看起來好像也做了不少事,但心頭有時仍會因缺乏成就感而覺得空虛,最近甚至會感到疲憊煩亂。

經過幾次的實驗,我覺得自己會煩亂的主因應該是睡眠不足。為什麼會睡眠不足?應是因為前些時日每天都很晚才睡覺,而清晨卻又很早就醒來的緣故。此外,疲倦過度,有時就會莫名其妙地睡不著,惡性循環的結果,就導致睡眠品質欠佳。

當學生時,總覺得放暑假是高興、悠閒、甚至可以發呆無聊的一段時光。雖然自己早已不是學生,但由於自己曾以「散人」的心態看待目前的工作,總希望在暑期能有段充實美好的悠閒時光。

事後回顧,暑期沒能獲得悠閒,只好將接下來的希望放在小傢伙開學的時日。只是,項老師期許實驗室能在「數位人文」裡做出些「不一樣的東西」,多少使得自己在實驗室的工作負擔增加許多。看來,悠閒的時光,還當真是不易獲得的奢侈品啊。

星期三, 8月 20, 2008

實驗室的新方向:數位人文

實驗室最新的學術焦點,名稱叫做「數位人文」(Digital Humanities) 。

為了讓實驗室的人員進入狀況,項老師要求新進的成員使用 THDL 和實驗室負責的幾個系統,並且給份不馬虎的報告。此外,實驗室的所有成員還必須閱讀 A Companion to Digital Humanities
的數篇論文。

Digital Humanities 在國外其實已經過多年的研究。它的一個主要目的,就是探討電腦對於人文學科的應用與影響。藉由大量的數位化資訊,以及合適的統計與呈現工具,來讓人文學者發掘「若未經量化分析則無法看到的問題」、進行「若沒有電腦輔助則無以完成的研究」。

對新進的有志青年來說,若有著高遠的理想與抱負,Digital Humanities 應該真的是一個很好的研究方向。但對我來說,看看新東西、想想新問題是不錯(至少讓腦袋不要那麼快就僵化),但近年熱血不在,光是 THDL Prototype System 待解的問題(我認為 THDL system 必須整合檢索與採礦,因此系統就越來越複雜,而維護也越來越吃力),加上偶而出現的「寫投影片、修改論文」就應該夠多了。

相較於兩年前所提的「歷史資訊學」(Hisinformatics),我覺得新的「數位人文」範圍應該更為廣泛。或許,也是因為這兩年來在「歷史資訊學」上似乎並沒有太大的進展,因此才更需要換個寬廣的視野與角度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