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很奇怪,通常對已經擁有的東西認為理所當然,然後卻總想要擁有更多。
做研究似乎也經常是如此。一開始認為頗有挑戰性,也投入相當的時間精力,了解後才發現「解答遠在天邊、近在眼前」。更奇怪的是,就算發現這個解答,還經常會因為懷疑「會不會有更好的答案」而不懂得好好珍惜;仍然被外界的繽紛誘惑、仍然總覺得外國的月亮就是會比較圓。
雖然研究的特質,就是不斷發現問題、不斷找尋更好解答的歷程;但是「最終、最佳的完美解答」卻稀少而難得。因而實質上,我們「沒有必要」為了找不著完美解答而遺憾。
有趣的是,也經常出現一種「過頭」的現象。既然理性上知道捨近求遠並不恰當、知道外國的月亮不會比較圓,那麼就不如「聲稱並捍衛本國的月亮比較圓」。於是,很容易過度保護自己、膨脹所有。
於是,我們經常在這兩種極端間拉扯,只因找不著合適的平衡點。我猜想,尋找平衡點,雖然在理論上或可用數學模型來加以簡化處理,但本質上應仍然是種藝術。也或許,「成熟」的一種表現,就是我們知道如何感受、尋求這類平衡點,並適當地加以處理吧?
星期一, 4月 24, 2006
沒有必要
接近中午時,老師找了我去,告訴我一些論文該修改的地方。
延續著先前幾回 posts (畫蛇添足、想的比做的快),論文有問題的地方都差不多,但這回因為整體上算是「寫完」、算是比較完整了,因此問題多半出現在「語意含混、詞不達意、或者定義不夠精簡明瞭」之上。
老師說,我在論文裡描述「負面的東西」太多了。重覆(即使用不同的角度)論說「某某既有方法的缺陷」,真的有那麼必要嗎?此外,要陳述自己的想法(新的方法),開頭就要能夠「精準明確地」說出自己等一下要論述些什麼。
最有趣的地方,是老師說,我在結論裡,述說正面的「論文總結、新方法之貢獻」竟然比屬於負面的「future work」少很多。「沒有必要這樣做的。」老師微笑道。
在一剎那間,我竟似乎聽懂了老師的意思。是啊,沒有必要為了表示自己考量周全,而讓論文再次失焦、讓論文顯得畫蛇添足啊。
延續著先前幾回 posts (畫蛇添足、想的比做的快),論文有問題的地方都差不多,但這回因為整體上算是「寫完」、算是比較完整了,因此問題多半出現在「語意含混、詞不達意、或者定義不夠精簡明瞭」之上。
老師說,我在論文裡描述「負面的東西」太多了。重覆(即使用不同的角度)論說「某某既有方法的缺陷」,真的有那麼必要嗎?此外,要陳述自己的想法(新的方法),開頭就要能夠「精準明確地」說出自己等一下要論述些什麼。
最有趣的地方,是老師說,我在結論裡,述說正面的「論文總結、新方法之貢獻」竟然比屬於負面的「future work」少很多。「沒有必要這樣做的。」老師微笑道。
在一剎那間,我竟似乎聽懂了老師的意思。是啊,沒有必要為了表示自己考量周全,而讓論文再次失焦、讓論文顯得畫蛇添足啊。
「隨波逐流」
昨晚和貓閒聊,他半開玩笑地懷疑,我最近或許是放棄理想而「隨波逐流」了。
從未經深思的字感裡,我覺得「隨波逐流」的意思,似乎是「感受到無法改變大環境,因而隨著世事變化而浮沈」。但查了一下網路,這句成語出自《史記:屈原賈生列傳》,字面的解釋是「隨著波浪起伏,跟著流水漂蕩」;但由於「逐」字有追隨的意味,它其實是被拿來比喻「沒有堅定的立場,缺乏判斷是非的能力,只能隨著別人走」。
喔,看來用這個成語來形容自己最近「似乎稍微看開了」的心境變化,並不適切,也太嚴重了些。那麼,該用什麼樣的字眼,來形容這種「認清、接納現實,再保持理性的客觀」、這種頗有「柳暗花明」味道的成熟感覺?
我不知道。(但我相信一定有文學作家,曾用頗為貼切的文字來譬喻或描述。)
其實,近來經常覺得自己對文字語言的運用能力,似乎仍停留在國中、高中的階段。造成的結果,則是對各類用語囫圇吞棗並隨意亂用。詞不達意也就算了,錯把馮京當馬涼,甚而指鹿為馬,誤解就大了。
從未經深思的字感裡,我覺得「隨波逐流」的意思,似乎是「感受到無法改變大環境,因而隨著世事變化而浮沈」。但查了一下網路,這句成語出自《史記:屈原賈生列傳》,字面的解釋是「隨著波浪起伏,跟著流水漂蕩」;但由於「逐」字有追隨的意味,它其實是被拿來比喻「沒有堅定的立場,缺乏判斷是非的能力,只能隨著別人走」。
喔,看來用這個成語來形容自己最近「似乎稍微看開了」的心境變化,並不適切,也太嚴重了些。那麼,該用什麼樣的字眼,來形容這種「認清、接納現實,再保持理性的客觀」、這種頗有「柳暗花明」味道的成熟感覺?
我不知道。(但我相信一定有文學作家,曾用頗為貼切的文字來譬喻或描述。)
其實,近來經常覺得自己對文字語言的運用能力,似乎仍停留在國中、高中的階段。造成的結果,則是對各類用語囫圇吞棗並隨意亂用。詞不達意也就算了,錯把馮京當馬涼,甚而指鹿為馬,誤解就大了。
星期五, 4月 21, 2006
終於將 Prototype 告個段落
今天算是把 THDL Retrieval Prototype (v0.83) 的工作,告個明確的段落了。
之前曾經提過,這次回鍋做 post-doctor,主要的工作有兩件事情:一個檢索系統的雛型、以及一篇評估檢索效果的論文。從某個角度來看,這兩件工作,其實都算是我數年前博士研究的延續(或者說,博士論文「偷懶沒有做完」的部分)。
因此,這幾個月的 Blog Posts 裡,經常可以看到我對這兩項工作的一些報告、感覺、與自省。今年二月初,在「修補程式的日子」裡,我原本以為,程式開發已經頗有模樣,應該可以在三月底告個段落。但緊接著,在二月底左右,在「交接與傳承」這份 post 裡,我就了解到,交接傳承、討論溝通、與工作收尾,都比想像中來得困難。而在三月初的時候,「想的比做的快」這篇 post,更將論文與 prototype 交接的預估時間,一舉延長到五月底。
其實,自己在最近 prototype 的「傳承會議」裡的表現,頗有虎頭蛇尾的味道。我覺得,主要的原因是,高估了學弟妹的能夠投入的時間與熱忱,低估了自己準備投影片等溝通資料所需的時間,也錯估了自己對於交接傳承所需投入的溝通技巧、熱忱、與耐心。
另一方面,學弟們則似乎漸漸進入狀況,能夠看懂、修改 prototype 程式,甚至討論設計實作的一些問題。這多少也表示,這兩個月的傳承會議,並沒有浪費、是有實際成果的。細細想來,或許這樣已經算是最佳的結果,也說不定呢。
兩項 post-doctor 工作中,論文的部分,看起來需要更長的時間才能完成。昨天老師告訴我,他還沒看完 -- 但有對部分定義做了些修改(讓論文內容能夠更簡潔明確)。而老師看過後,我大概還得花上一、兩個星期的時間修改吧。修改後,也應該還需要(最後一次?還是數次?)再修訂與校閱。因此,要在五月底完成論文,恐怕還是「很拼」的。
之前曾經提過,這次回鍋做 post-doctor,主要的工作有兩件事情:一個檢索系統的雛型、以及一篇評估檢索效果的論文。從某個角度來看,這兩件工作,其實都算是我數年前博士研究的延續(或者說,博士論文「偷懶沒有做完」的部分)。
因此,這幾個月的 Blog Posts 裡,經常可以看到我對這兩項工作的一些報告、感覺、與自省。今年二月初,在「修補程式的日子」裡,我原本以為,程式開發已經頗有模樣,應該可以在三月底告個段落。但緊接著,在二月底左右,在「交接與傳承」這份 post 裡,我就了解到,交接傳承、討論溝通、與工作收尾,都比想像中來得困難。而在三月初的時候,「想的比做的快」這篇 post,更將論文與 prototype 交接的預估時間,一舉延長到五月底。
其實,自己在最近 prototype 的「傳承會議」裡的表現,頗有虎頭蛇尾的味道。我覺得,主要的原因是,高估了學弟妹的能夠投入的時間與熱忱,低估了自己準備投影片等溝通資料所需的時間,也錯估了自己對於交接傳承所需投入的溝通技巧、熱忱、與耐心。
另一方面,學弟們則似乎漸漸進入狀況,能夠看懂、修改 prototype 程式,甚至討論設計實作的一些問題。這多少也表示,這兩個月的傳承會議,並沒有浪費、是有實際成果的。細細想來,或許這樣已經算是最佳的結果,也說不定呢。
兩項 post-doctor 工作中,論文的部分,看起來需要更長的時間才能完成。昨天老師告訴我,他還沒看完 -- 但有對部分定義做了些修改(讓論文內容能夠更簡潔明確)。而老師看過後,我大概還得花上一、兩個星期的時間修改吧。修改後,也應該還需要(最後一次?還是數次?)再修訂與校閱。因此,要在五月底完成論文,恐怕還是「很拼」的。
星期四, 4月 20, 2006
羅東二日遊
做 post-doctor 的好處之一,是「上班」的時間不需太固定,可以抽空出遊。
前天開車到羅東住了一晚。雖說主要的目的,是幫媽媽載一些較大的器物;但我多少也想帶寶寶到羅東的北成運動公園走走,也趁機讓自己「休息」一下。
一路上,三姊陪著寶寶玩,讓我和太太輕鬆許多。或許因為數年前,曾和太太到羅東運動公園騎腳踏車,我對這個公園的感覺極好。現在帶著寶寶,沒有能夠像從前那樣自由自在地騎腳踏車遊玩,但看著小傢伙精力旺盛地餵魚、跑跳、玩飛盤,就感覺很是舒適。之後,二舅請我們到「八味」吃日本料理,味道相當好,每個人都很愉快。
除了回程時,自己顯得比較沒有耐心(對自己缺乏耐心感到不滿意)外,我對這次的出遊,感到相當地滿意。那麼,為什麼我從前幾乎都沒能感受到這些美妙的經驗呢?我想,最主要的原因,或許不是物質上的享受,而是因為自己漸漸懂得去看待、感受、珍惜、參與這些生活上的美好面。
真該感謝家人、感謝社會,提供這樣好的機會與環境呢。我想起陳之藩的「謝天」:得之於人者太多,而出之於己者太少。這些話語,真是深厚而有韻味啊。
前天開車到羅東住了一晚。雖說主要的目的,是幫媽媽載一些較大的器物;但我多少也想帶寶寶到羅東的北成運動公園走走,也趁機讓自己「休息」一下。
一路上,三姊陪著寶寶玩,讓我和太太輕鬆許多。或許因為數年前,曾和太太到羅東運動公園騎腳踏車,我對這個公園的感覺極好。現在帶著寶寶,沒有能夠像從前那樣自由自在地騎腳踏車遊玩,但看著小傢伙精力旺盛地餵魚、跑跳、玩飛盤,就感覺很是舒適。之後,二舅請我們到「八味」吃日本料理,味道相當好,每個人都很愉快。
除了回程時,自己顯得比較沒有耐心(對自己缺乏耐心感到不滿意)外,我對這次的出遊,感到相當地滿意。那麼,為什麼我從前幾乎都沒能感受到這些美妙的經驗呢?我想,最主要的原因,或許不是物質上的享受,而是因為自己漸漸懂得去看待、感受、珍惜、參與這些生活上的美好面。
真該感謝家人、感謝社會,提供這樣好的機會與環境呢。我想起陳之藩的「謝天」:得之於人者太多,而出之於己者太少。這些話語,真是深厚而有韻味啊。
星期一, 4月 17, 2006
丹堤咖啡
嚐了一口苦澀的咖啡,舌尖麻麻地。
這幾個月來,習慣在丹堤咖啡吃早點。通常是喝拿堤 (Latte),配上厚片土司或者丹麥酥餅。解飢品味之外,就是強迫自己閱讀一篇紐約時報的報導,然後看一些「擺在架上多日、近來重拾興趣」的書籍。
喝拿堤的原因,主要是因為它的牛奶含量高(據說咖啡與牛奶的比例是 1:2),喝了比較不傷胃。丹堤咖啡用的牛奶又是(據稱最佳的)林鳳營牛奶,喝起來溫溫潤潤地,相當舒暢。
不過,今天心血來潮,改喝比較大杯、單位價格比較便宜的丹堤咖啡。自從(約一年前吧)套餐價格調漲後,我就沒有再喝這種咖啡了。
初嚐了幾口,還真是苦澀啊。頗難想像從前怎麼會覺得「丹堤咖啡喝起來感覺也不錯」。但我接著了解到,覺得咖啡難以入口,其實是因為自己的味覺標準提高了。味覺標準提高,如果表示「品味」也跟著提高,那倒也不錯;但困擾的是,享受的標準提高了,自己卻經常無法從中感受到它所帶來的樂趣啊。
我想起上週舊同事到福華喝下午茶聊天,大家多半覺得場地還不錯,但飲料普通,餐點也嫌粗糙。這是否也是因為大家都有工作賺錢的能力,也漸漸習慣比較高檔的「奢華」呢?
收拾背包,喝下最後一口咖啡。走出店門,在舌尖的苦澀外,喉頭間突然有些回甘的感覺。
這幾個月來,習慣在丹堤咖啡吃早點。通常是喝拿堤 (Latte),配上厚片土司或者丹麥酥餅。解飢品味之外,就是強迫自己閱讀一篇紐約時報的報導,然後看一些「擺在架上多日、近來重拾興趣」的書籍。
喝拿堤的原因,主要是因為它的牛奶含量高(據說咖啡與牛奶的比例是 1:2),喝了比較不傷胃。丹堤咖啡用的牛奶又是(據稱最佳的)林鳳營牛奶,喝起來溫溫潤潤地,相當舒暢。
不過,今天心血來潮,改喝比較大杯、單位價格比較便宜的丹堤咖啡。自從(約一年前吧)套餐價格調漲後,我就沒有再喝這種咖啡了。
初嚐了幾口,還真是苦澀啊。頗難想像從前怎麼會覺得「丹堤咖啡喝起來感覺也不錯」。但我接著了解到,覺得咖啡難以入口,其實是因為自己的味覺標準提高了。味覺標準提高,如果表示「品味」也跟著提高,那倒也不錯;但困擾的是,享受的標準提高了,自己卻經常無法從中感受到它所帶來的樂趣啊。
我想起上週舊同事到福華喝下午茶聊天,大家多半覺得場地還不錯,但飲料普通,餐點也嫌粗糙。這是否也是因為大家都有工作賺錢的能力,也漸漸習慣比較高檔的「奢華」呢?
收拾背包,喝下最後一口咖啡。走出店門,在舌尖的苦澀外,喉頭間突然有些回甘的感覺。
星期日, 4月 16, 2006
官職表:行政組織與任職人員
之前隱約提過,項老師想要開創一門「歷史資訊學」(histoinformatics)。
我覺得這是個相當有趣、有潛力的研究主題(能夠感受其有趣點,或許也表示自己有了些長進吧)。雖然困難,但有可能性 (difficult but possible)。目前,實驗室是計畫以明清時期台灣相關的檔案文件為基礎,先建構「好用、合用」的檢索系統,然後利用資訊科技開發其他的模型或工具,來探索「歷史資訊學」可能的樣貌。
除了原始的文件資訊外,實驗室取得一些「應該很有用」的資料,其中有一項就是「官職表」。官職表是什麼呢?基本上,它是在描述某個時候,政府的組織架構與任職官員;除此之外,它經常也包含了組織的辦公地點、以及一些「備註式」的說明。例如,目前台灣的官職架構,就是有總統府、五院、一大堆部會等。每個職位,如果不是懸缺,都應該有人任職、負責相關的行政業務(例如,當前的總統是陳水扁、行政院長是蘇貞昌、立法院長是王金平等)。
這看起來稀鬆平常,不過若是想要建構一套「明清時期官職表模型」,似乎就不是那麼容易了。
不容易的一個原因,是我們通常會被「表象」所迷惑,忘了去探究隱藏其下的結構或意涵。我們看到的資訊,有一部份是類似下圖、有階層結構的的「組織圖」或「行政區域圖」:
我們手頭也會有「列成表格的歷任官職人員」資訊:
在輸出(希望系統能夠做到些什麼)方面,我們則希望從這些資訊裡,推導出類似「陳水扁曾是唐飛的上司」之類的結論(嗯,什麼是「上司」呢?或許可粗略說是有「任免權」、「管轄權」或「事物的交辦權」吧...)。
當然,組織結構可能會改變(重新劃分某些行政區域、調整某些職位功能),而歷史資訊有時殘缺不全(例如,可能知道某人的任官起始日期,卻不知到他在何時卸下官位),有時甚至可能會因失誤而產生不一致。我們也希望系統能夠「適當地處理」這類問題(不要因此讓系統無法運作、或者推導出錯誤的結論)。
那麼,是不是可以找到「簡潔、優美、自然」的抽象模型,能夠合適地描述這樣的「官職表」資訊,並進而指引系統的設計開發呢?
我覺得這是個相當有趣、有潛力的研究主題(能夠感受其有趣點,或許也表示自己有了些長進吧)。雖然困難,但有可能性 (difficult but possible)。目前,實驗室是計畫以明清時期台灣相關的檔案文件為基礎,先建構「好用、合用」的檢索系統,然後利用資訊科技開發其他的模型或工具,來探索「歷史資訊學」可能的樣貌。
除了原始的文件資訊外,實驗室取得一些「應該很有用」的資料,其中有一項就是「官職表」。官職表是什麼呢?基本上,它是在描述某個時候,政府的組織架構與任職官員;除此之外,它經常也包含了組織的辦公地點、以及一些「備註式」的說明。例如,目前台灣的官職架構,就是有總統府、五院、一大堆部會等。每個職位,如果不是懸缺,都應該有人任職、負責相關的行政業務(例如,當前的總統是陳水扁、行政院長是蘇貞昌、立法院長是王金平等)。
這看起來稀鬆平常,不過若是想要建構一套「明清時期官職表模型」,似乎就不是那麼容易了。
不容易的一個原因,是我們通常會被「表象」所迷惑,忘了去探究隱藏其下的結構或意涵。我們看到的資訊,有一部份是類似下圖、有階層結構的的「組織圖」或「行政區域圖」:
我們手頭也會有「列成表格的歷任官職人員」資訊:
在輸出(希望系統能夠做到些什麼)方面,我們則希望從這些資訊裡,推導出類似「陳水扁曾是唐飛的上司」之類的結論(嗯,什麼是「上司」呢?或許可粗略說是有「任免權」、「管轄權」或「事物的交辦權」吧...)。
當然,組織結構可能會改變(重新劃分某些行政區域、調整某些職位功能),而歷史資訊有時殘缺不全(例如,可能知道某人的任官起始日期,卻不知到他在何時卸下官位),有時甚至可能會因失誤而產生不一致。我們也希望系統能夠「適當地處理」這類問題(不要因此讓系統無法運作、或者推導出錯誤的結論)。
那麼,是不是可以找到「簡潔、優美、自然」的抽象模型,能夠合適地描述這樣的「官職表」資訊,並進而指引系統的設計開發呢?
星期五, 4月 14, 2006
聰明反被聰明誤
近幾個星期,強烈地感覺自己對於文字的使用與表達,有著嚴重的缺陷。
說起來,或許還是因為自己對文字的感覺與運用,天賦不夠、要求不高、練習不足。呈現在現實面上,就是對於許多字詞的意思 -- 不管是聽到、看到、或是自己寫出來 -- 都很容易依「表面的感覺」胡亂地解釋或運用。
長久以來,一直也以為「聰明」是個正面的詞彙。不過,在「聰明反被聰明誤」這樣的句子裡,它似乎反而是負面的意涵比較強烈。那麼,「聰明」、或者「耳聰目明」到底是什麼意思呢?
手頭沒有好的中文字典(看起來,我是應該需要一本好的中文字典)。翻翻英文字典,很容易就能找到超過十個與「聰明」相關的形容詞。在許多時候,「聰明」似乎是表示「接收迅速、反應敏捷」,但我在聽到或看到這個詞彙時,是聯想到這樣的意涵嗎?自己在運用這個詞彙時,是想表達這樣的意思嗎?
有趣的是,像 clever 這個字,有時就會有負面的意涵。字典上說,「clever implies quick native ability or aptness and sometimes suggests a lack of more substantial qualities」。所以,「聰明反被聰明誤」的聰明,是不是指「cleverness」?
沒有能夠精準地描述感覺,在溝通、傳遞的過程就很容易失真。在學校裡,花費了大半的時間精力,想快速地找到「適合自己、甚至屬於自己」的一片天地,因而「自以為聰明地」跳過需要留意練習的基本文字運用工夫。如今看來,或許自己也真的是「聰明反被聰明誤」了 。
說起來,或許還是因為自己對文字的感覺與運用,天賦不夠、要求不高、練習不足。呈現在現實面上,就是對於許多字詞的意思 -- 不管是聽到、看到、或是自己寫出來 -- 都很容易依「表面的感覺」胡亂地解釋或運用。
長久以來,一直也以為「聰明」是個正面的詞彙。不過,在「聰明反被聰明誤」這樣的句子裡,它似乎反而是負面的意涵比較強烈。那麼,「聰明」、或者「耳聰目明」到底是什麼意思呢?
手頭沒有好的中文字典(看起來,我是應該需要一本好的中文字典)。翻翻英文字典,很容易就能找到超過十個與「聰明」相關的形容詞。在許多時候,「聰明」似乎是表示「接收迅速、反應敏捷」,但我在聽到或看到這個詞彙時,是聯想到這樣的意涵嗎?自己在運用這個詞彙時,是想表達這樣的意思嗎?
有趣的是,像 clever 這個字,有時就會有負面的意涵。字典上說,「clever implies quick native ability or aptness and sometimes suggests a lack of more substantial qualities」。所以,「聰明反被聰明誤」的聰明,是不是指「cleverness」?
沒有能夠精準地描述感覺,在溝通、傳遞的過程就很容易失真。在學校裡,花費了大半的時間精力,想快速地找到「適合自己、甚至屬於自己」的一片天地,因而「自以為聰明地」跳過需要留意練習的基本文字運用工夫。如今看來,或許自己也真的是「聰明反被聰明誤」了 。
星期三, 4月 12, 2006
星期一, 4月 10, 2006
一樣花木兩樣情
上週末偷懶了,沒有能夠持續寫出一些心得或感想。
我猜想部分原因,可能是因為自己突然「似乎聽得懂一些話中精妙處」,而高興得過了頭 :p
話說上週四,實驗室 meeting 時,我對學妹提到的使用者回應,學弟們的進度與論文報告、以及項老師在 meeting 時講的一些話,突然有「會意」的感覺。或許由於這種感覺實在頗微妙,以致於讓自己不知不覺在督促自己寫 Blog 上懈怠了(說實在地,這許多年來,自己似乎一直沒有什麼長進,因此一丁點「似乎頓悟了什麼」,就感到相當高興)。
同樣的客觀情事,在「似有領悟」的前後,感受竟然相差如許之多,幾乎可以用「一樣花木兩樣情」來譬喻了。我想,自己這些年來,應該也是「很努力希望求上進」的。然而,光有「努力」看起來是不夠的,更需要的是要找到自己的方向。而自己或許就是摸索不到適合自己的領悟角度(因為不敢面對這樣的大問題),因此一路跌跌撞撞、常覺得委屈不平衡、甚至憤世嫉俗吧。
很難寫出自己的領悟到底是什麼。或許也可以說,自己是「才剛入門、剛跨過一道門檻」。既然尚未登堂入室,當然也說不上有豐富的收穫與感想。
也許,這樣的領悟,能夠開啟自己「感受美好人生」的一扇門。我想,這半年回鍋做 post doctor,收穫還真是多呢。如果硬要自己說些「不滿意」的話,那就是懷疑自己怎麼到這樣的年紀,才能漸漸感受、了解到這些看似淺顯的道理呢?
我猜想部分原因,可能是因為自己突然「似乎聽得懂一些話中精妙處」,而高興得過了頭 :p
話說上週四,實驗室 meeting 時,我對學妹提到的使用者回應,學弟們的進度與論文報告、以及項老師在 meeting 時講的一些話,突然有「會意」的感覺。或許由於這種感覺實在頗微妙,以致於讓自己不知不覺在督促自己寫 Blog 上懈怠了(說實在地,這許多年來,自己似乎一直沒有什麼長進,因此一丁點「似乎頓悟了什麼」,就感到相當高興)。
同樣的客觀情事,在「似有領悟」的前後,感受竟然相差如許之多,幾乎可以用「一樣花木兩樣情」來譬喻了。我想,自己這些年來,應該也是「很努力希望求上進」的。然而,光有「努力」看起來是不夠的,更需要的是要找到自己的方向。而自己或許就是摸索不到適合自己的領悟角度(因為不敢面對這樣的大問題),因此一路跌跌撞撞、常覺得委屈不平衡、甚至憤世嫉俗吧。
很難寫出自己的領悟到底是什麼。或許也可以說,自己是「才剛入門、剛跨過一道門檻」。既然尚未登堂入室,當然也說不上有豐富的收穫與感想。
也許,這樣的領悟,能夠開啟自己「感受美好人生」的一扇門。我想,這半年回鍋做 post doctor,收穫還真是多呢。如果硬要自己說些「不滿意」的話,那就是懷疑自己怎麼到這樣的年紀,才能漸漸感受、了解到這些看似淺顯的道理呢?
星期二, 4月 04, 2006
領導人的逆思考:自由思考
最近沒有什麼新發展與收穫,所以我只能試著將看書的一些感想寫下來。
從嚴格些的角度看,這樣做似乎有些「灌水」的味道。但是換個角度想,一本書若是內容豐富,感想本來就不容易擠在一篇 post 裡充分描述。因此,分成多個篇幅,慢慢地消化,應該也不壞吧。
前兩天摘要地描述「領導人的逆思考」裡的「中性思考」。接下來,我對書中提到的另一個概念「自由思考」也頗有感觸。
書裡提到,有些人很鄉愿,專門澆人冷水。這是自由思考的最大障礙。當他們聽見新想法時,並不會想到成功的可能,而是直覺地搬出所有可能失敗的理由。他們或許衷心地認為,這樣大家就不會浪費時間去考慮愚蠢至極的爛點子了 --- 他還等於幫大夥兒一個忙呢。然而,這種人其實才是扼殺自由創意結晶得元凶。(我想到自己從前似乎也頗常潑大家冷水。而或許是最近比較「成熟」了,就算覺得某些想法成功率極低,似乎比較會從正面的角度去看待、描述、與討論。)
自由思考的關鍵,首先是讓自己思索最荒誕的想法,然後才想到實際執行的種種限制。多荒誕?作者舉了一個自己曾經設計過的電子控制系統迴路來作例子。作者說,在 1967 年,他想找出控制洗碗機的新方法,乃至「想破了頭」,強迫自己想一大堆亂七八糟的東西:乾草捆、大象、星球、瓢蟲、沙發、微生物、法國號... 等等,把它們以不同的方式相互組合在一起。這個練習相當不簡單,但是多做了幾次後,他的腦海中忽然浮現(與其他人完全不同的)系統迴路圖,因此造就了一個後來申請到專利,用在數千萬台家電用品上的新發明。(透過作者現身說法,真的有人曾因這樣「自由思考」而受益,感覺就很不一樣。)
這本書還說,大多數的新發明,其實只是既有成品或技術的新組合罷了。因此發明是否成功的關鍵,便在於想出既有元件的空前組合方式,以解決問題。這讓我想到,MPH 在他的 blog「膠水程式與膠水角色」裡,似乎將元件組合看成「為了讓某些東西勉強運作,因而不得不把元件用膠水黏起來」的苦悶差事(我從前也如此覺得罷),似乎太小看「元件組合,其實是多數新發明的根基」這件事情了。
作者說,真正的自由思考其實非常辛苦,通常得花上相當的工夫,還要有決心不讓它淪為白日夢或空想。然而,很多的創新都是這樣的:一旦被發現和製成後,一切便看似理所當然;然而在此之前,一切卻都是茫然而未知的。我想,或許我從前「不夠成熟」,就是因為不能深刻地體會、了解、感受這些(或可說是理論與現實的落差)吧。
從嚴格些的角度看,這樣做似乎有些「灌水」的味道。但是換個角度想,一本書若是內容豐富,感想本來就不容易擠在一篇 post 裡充分描述。因此,分成多個篇幅,慢慢地消化,應該也不壞吧。
前兩天摘要地描述「領導人的逆思考」裡的「中性思考」。接下來,我對書中提到的另一個概念「自由思考」也頗有感觸。
書裡提到,有些人很鄉愿,專門澆人冷水。這是自由思考的最大障礙。當他們聽見新想法時,並不會想到成功的可能,而是直覺地搬出所有可能失敗的理由。他們或許衷心地認為,這樣大家就不會浪費時間去考慮愚蠢至極的爛點子了 --- 他還等於幫大夥兒一個忙呢。然而,這種人其實才是扼殺自由創意結晶得元凶。(我想到自己從前似乎也頗常潑大家冷水。而或許是最近比較「成熟」了,就算覺得某些想法成功率極低,似乎比較會從正面的角度去看待、描述、與討論。)
自由思考的關鍵,首先是讓自己思索最荒誕的想法,然後才想到實際執行的種種限制。多荒誕?作者舉了一個自己曾經設計過的電子控制系統迴路來作例子。作者說,在 1967 年,他想找出控制洗碗機的新方法,乃至「想破了頭」,強迫自己想一大堆亂七八糟的東西:乾草捆、大象、星球、瓢蟲、沙發、微生物、法國號... 等等,把它們以不同的方式相互組合在一起。這個練習相當不簡單,但是多做了幾次後,他的腦海中忽然浮現(與其他人完全不同的)系統迴路圖,因此造就了一個後來申請到專利,用在數千萬台家電用品上的新發明。(透過作者現身說法,真的有人曾因這樣「自由思考」而受益,感覺就很不一樣。)
這本書還說,大多數的新發明,其實只是既有成品或技術的新組合罷了。因此發明是否成功的關鍵,便在於想出既有元件的空前組合方式,以解決問題。這讓我想到,MPH 在他的 blog「膠水程式與膠水角色」裡,似乎將元件組合看成「為了讓某些東西勉強運作,因而不得不把元件用膠水黏起來」的苦悶差事(我從前也如此覺得罷),似乎太小看「元件組合,其實是多數新發明的根基」這件事情了。
作者說,真正的自由思考其實非常辛苦,通常得花上相當的工夫,還要有決心不讓它淪為白日夢或空想。然而,很多的創新都是這樣的:一旦被發現和製成後,一切便看似理所當然;然而在此之前,一切卻都是茫然而未知的。我想,或許我從前「不夠成熟」,就是因為不能深刻地體會、了解、感受這些(或可說是理論與現實的落差)吧。
星期日, 4月 02, 2006
領導人的逆思考:中性思考
上回提到「領導人的逆思考」,但只簡要地列出要點。
列出要點,通常是給「已經看過內容」的人來作事後的重點複習;對於沒有看過內容的人來說,經常產生不了什麼共鳴。因此,我覺得如果把一些自己頗有感觸的內容解釋一下(即使只是抄出原書的內容),應該也是很不錯的。
這本書提到,領導人要能作「中性思考」,對其所聽所聞並不會歸類為是真或假,而且無論是接受或拒絕 新觀念,他都能採取開放的態度。它也特別澄清,中性思考不是「批判性思考」,後者的態度是,不管聽到、看到什麼,都先認定是假的,除非累積了足夠的證據來證明事情的真偽,否則不會改變自己的想法。
作者說,真正的領導人,必須能延遲判斷,不要驟下斷語。大多數人下判斷都很快,而且傾向兩極化(這點,對於台灣動不動以政治傾向來看待、檢驗公共政策,應該最為明顯吧);也就是說,很快就會把事情分成好或壞、真或假、黑或白、友或敵。但真正成功的領導人,則需看清當下情勢的灰色地帶,才能為對策做出明智的抉擇。
值得特別一提的是,書中引用了 Fitzgerald 的話:「要測試一流人士的心智,便是看他如何能同時懷有兩種彼此抵觸的想法,卻又能讓心智正常運作。」--- 這句話,我之前在其他的書籍裡也有看到 --- 如果我們拿它來測試現在的一些「一流人士」,是不是能得到一些啟發呢?
而我喜歡「領導人的逆思考」這本書,有一個原因是在於:它會提醒你,許多事情,做起來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容易。(一般的書籍,則多半喜歡自吹自擂,好像作者是天縱英明,所以事事能夠看得比讀者清楚。)
例如,作者會說,重點是中性思考並非人的天性,它是需要花工夫培養學習的。此外,他也會舉一些例子,來說明如何練習及養成延遲判斷的習慣。
我覺得,雖然書名已經多少強調「領導人」需要中性思考,但其實一般「不希望被別人牽著鼻子走」的人,應該也是需要有這樣的習慣與能力的。只是,知易行難,說起來容易,但真要培養這樣的習慣,似乎不是件容易事呢。
列出要點,通常是給「已經看過內容」的人來作事後的重點複習;對於沒有看過內容的人來說,經常產生不了什麼共鳴。因此,我覺得如果把一些自己頗有感觸的內容解釋一下(即使只是抄出原書的內容),應該也是很不錯的。
這本書提到,領導人要能作「中性思考」,對其所聽所聞並不會歸類為是真或假,而且無論是接受或拒絕 新觀念,他都能採取開放的態度。它也特別澄清,中性思考不是「批判性思考」,後者的態度是,不管聽到、看到什麼,都先認定是假的,除非累積了足夠的證據來證明事情的真偽,否則不會改變自己的想法。
作者說,真正的領導人,必須能延遲判斷,不要驟下斷語。大多數人下判斷都很快,而且傾向兩極化(這點,對於台灣動不動以政治傾向來看待、檢驗公共政策,應該最為明顯吧);也就是說,很快就會把事情分成好或壞、真或假、黑或白、友或敵。但真正成功的領導人,則需看清當下情勢的灰色地帶,才能為對策做出明智的抉擇。
值得特別一提的是,書中引用了 Fitzgerald 的話:「要測試一流人士的心智,便是看他如何能同時懷有兩種彼此抵觸的想法,卻又能讓心智正常運作。」--- 這句話,我之前在其他的書籍裡也有看到 --- 如果我們拿它來測試現在的一些「一流人士」,是不是能得到一些啟發呢?
而我喜歡「領導人的逆思考」這本書,有一個原因是在於:它會提醒你,許多事情,做起來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容易。(一般的書籍,則多半喜歡自吹自擂,好像作者是天縱英明,所以事事能夠看得比讀者清楚。)
例如,作者會說,重點是中性思考並非人的天性,它是需要花工夫培養學習的。此外,他也會舉一些例子,來說明如何練習及養成延遲判斷的習慣。
我覺得,雖然書名已經多少強調「領導人」需要中性思考,但其實一般「不希望被別人牽著鼻子走」的人,應該也是需要有這樣的習慣與能力的。只是,知易行難,說起來容易,但真要培養這樣的習慣,似乎不是件容易事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