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記事本中,可以看到這個月主要的工作事項。嗯... 自己在 5/16 就把論文初稿交給項老師了。少了這麼大的一個工作項目,難怪這兩個星期都覺得有些茫然。
生命似乎充滿了矛盾。物質匱乏時,以為豐衣足食就是幸福美滿;衣食無缺,卻又發現日子無聊難耐。貧困的生命積極進取,富足的生活慵懶無助,存在到底為了什麼?
--- 摘自《道德:幸福的必要條件》
--- 摘自《道德:幸福的必要條件》
但其實日子過得匆忙,每天都有許多「必要的雜事」得做。
其中比較重要、有一些時間緊迫性的工作項目,就是利用先前開發的 THDL Prototype System,把圖書館特藏組的一些需求實作出來。為什麼要做這件事?因為項老師發現,特藏組的系統外包給廠商後,最後通通都「很難使用」。
而我因為論文剛寫完,心情正好,就「相當有效率」地在兩三天內,就把最基本的檢索需求用 THDL Prototype 給弄出來了。
於是,接下來就有更多的事情可做:因為圖書館所給的 metadata 有著許多錯誤(這是現實中很重要的定律:人工處理必會有錯),因此我就必須找機會向辛苦的編目人員解釋,她們可以怎樣運用資訊處理技術,改善現有的流程與產出物的品質(通常這些流程會因為「太細節」而被大官們所忽略,但其實沒有這些細節,就很難得到好品質的產品)。
有人曾問我一個問題:為什麼公家機關的許多系統,外包出去之後,一開始看起來沒什麼問題,但最後做出來的東西就是「不能用」、「不堪用」、「不好用」?
大哉問。撇開政治因素不談(公家機關想當然政治優先,自古皆然),我覺得這個問題彰顯出落實軟體工程的許多困難。
遇到困難,其實也正彰顯這個問題的重要。雖然這個問題遠超過我目前所知所能,但與其束手無策、甚至相互推卸責任,不如深切思考問題的本質(包含問題的抽象本質與實務考量) ,並且實際動手去做(邊學邊做、同時也邊做邊學),不是嗎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