星期四, 3月 30, 2006

領導人的逆思考

這是一本值得推薦的書 --- 即使讀者並不想成為領導人,也應可受惠良多。

這幾個月來,看了幾本「閒書」。大致上,一開始會覺得「似乎頗有趣」,但看了幾個章節後,就會越來越覺得內容乏善可陳、說詞冗贅而煩悶。

但這本「領導人的逆思考」(The Contrarian's Guide to Leadership) 的每個章節,卻都讓我頗有感觸、共鳴與收穫。

這本書的簡要內容,可以條列如下(書籍介紹裡就有這些內容,所以我只需要「拷貝」過來即可,不需自己打字):

  1. 中性思考:若非必要,先不要對觀念或人產生定見。

  2. 自由思考:想些最無稽的對策和解決方案,訓練自己超越傳統的腦力激盪法。

  3. 先聽,再開口;而且聽話的時候要有技巧。

  4. 專家可能對你有幫助,但絕不能取代你自己的批判思考和判斷。

  5. 特別小心掛著「無法推翻的事實」之名的「假科學」,或不容質疑的前人智慧結晶。這種東西對你自己,或你所帶領的組織的利益,多半毫無幫助。

  6. 當你的競爭對手埋首於業界刊物或其他速食刊物時,多從古代經典萃取精華。也可以請部屬向你報告真正重要的時事。

  7. 可以在合理情況下授權部屬做的決定,絕對不要攬上身。可以在合理情況下留到明天再做的決定,絕對不要今天做。

  8. 不要管過去付出的代價與錯誤。身為領導人,你做的決定只能影響未來,而非影響過去。

  9. 若非必要,不要羞辱你的手下敗將。

  10. 確定自己願意捐軀的山頭,也要了解,你的選擇可能在某個時候迫使你從周遭所有的山頭撤退。

  11. 為屬下服務。招募現有最好的人選,再把大部分時間與精力用來協助他們成功。

  12. 很多人都想「當」領導人,但很少人想「做」領導人。如果你不想「做」領導人,最好別打領導這一行的主意。

  13. 領導人無法實際「經營」組織,而只能帶領你的追隨者,讓他們集體為組織奉獻行動與才智。

  14. 別沉溺在人性本善或本惡的幻覺裡,重點是努力讓追隨者(和自己)發揮最好的那一面,同時將惡的那一面降到最低。

  15. 追求卓越的方式無法複製,真正的卓越只能透過原創思考與突破傳統而至。

我覺得這是一本好書。雖然裡面沒有嚴謹的理論,但從頭看到尾(除了最後一章,作者拿他當南加大校長的經驗來作實例時,為了討好支持者所放進去的一些言論,顯得比較老套),都感到頗有收穫。然而,很難直接寫出自己的感覺。我想,其實我是需要更多面向的觀察、反芻、思考、印證的。

而多年前會買這本書,或許是因為我的個性不願從眾、也有些叛逆,喜歡「與一般想法不同」的論點,因此才會被這本書的標題所吸引吧。

星期日, 3月 26, 2006

一本沒有什麼深度的書

差不多把「新消費者心理學」這本書看完了。

越到後面的章節,越覺得這本書其實並沒有什麼高見、沒有什麼深度的內容。因此,我似乎漸漸也學會,把認為無關緊要的章節,盡量快速地掃瞄過去(這對很多人來說是「一片蛋糕」(a piece of cake) 般地簡單,但對我來說,實際上頗有困難)。

這本書的內容,可以這樣總結(就像這本書自己提到的):

企業要在新經濟致勝的秘訣,就在於了解「新消費者購買偏好和動機」的這種敏銳能力。企業在提供產品或服務時,要考量到能替新消費者節省時間、減少注意力,還要能滿足新消費者追求信實感的渴望。

我覺得這其實是一種多方面觀察後的「淺」(shallow) 結論。即使作者在書中各處,似乎想用各種方式來佐證這項觀察,但那些論證感覺起來都不是很有深度,甚至有些斷章取義。因而,雖然書中提到的「authenticity」曾引發我的一些感觸,但接下來的章節,卻令人越來越覺得老套且乏味。

星期五, 3月 24, 2006

不矛盾的衝突

回鍋做 post doctor,參加實驗室多次 meetings 後,忽然有些感想。

項老師最近常說,他希望做「可以用、合用、好用」的真正系統,而不僅是「花拳繡腿」的玩具系統 (toy system)。此外,他也希望在系統裡,整合研究的成果,因為「研究」與「好用的系統」彼此應該是不矛盾(甚至相輔相成)的。

那麼,為什麼實驗室一直「做不出」或者「做不好」這樣的系統呢?

時機不夠成熟,當然是一項很重要的原因。然而,任何引用新研究成果的系統,在「實用、好用」前,面對的必然都是一大片待開拓的蠻荒地。因此,單純地把責任推給時機,似乎不是很合適。

我的感想是,研究與開發雖然在「最終結果」上彼此並不矛盾,但在「過程」中,卻是彼此衝突的。研究要留意的是如何發現處女地與其相關問題,如何把複雜的現實,從有趣的面向簡化出通用、簡單、合理的模型;但開發卻是「貨真價實」的開拓,需要顧及現實的可能性與各類成本,需要顧及終端使用者的需求與使用習慣。

換句話說,或許「研究」是科學性質導向的,而「開發」卻是工程性質優先。軟體工程師在做決策時,必須受許多複雜因素的限制,包括時間、成本、系統效能、可靠性、安全性、使用者需求等。軟體開發者甚至必須在開發早期,就得從繁多「彼此經常有衝突」、「可能具有潛力」的開發工具中,決定那些是系統所必須呢。

星期二, 3月 21, 2006

消費購物的信實感

最近在「工作」上似乎莫名其妙地忙碌。還好,工作的自由性讓我還能抽空來看些書籍。

自己看書的速度頗慢,看的又通常是已經在書櫃上擺了好些時日的書,因此就算是閱讀後有些感想,也只能算是「風潮過後的省思」。但即使如此,能夠抽出一些時間來閱讀,總也覺得是種幸福。

最近看的,是「新消費者心理學」這本書。這本書出版已經三年多了,內容主要是在強調,有別於傳統的消費者,現今的「新消費者」由於生活日漸優裕,購物從重視「便利性」漸漸轉到強調「真實性」(authenticity)。

我還沒有看完這本書。但看了前面的一些章節,就被「authenticity」這個詞彙所吸引。作者說,新消費者為了「authenticity」,有時會大老遠地開車去買自己急著想要的東西。他舉的例子,是一位發明家 James Dyson,他就為了想要取得自認為最純的橄欖油,寧可開一長段路去購買。

大老遠跑去買東西,有什麼不對嗎?這個年頭,「怪人」不是很多嗎?

這例子能引發我的興趣,其實是因為它讓我想起,前些日子太太為了想買一罐「應該沒有添加人工調味料」的純蜂蜜,還特別抽空開車到松山的某個商店去購買。我想,許多時候,一本書之所以「好」,或許就是因為書中的一些說明或舉例,能夠讓讀者引發各類程度不一的共鳴吧。

中譯本將「authenticity」翻譯為「真實性」,但我看過內容後,總覺得這個翻譯很容易讓人產生混淆(例如,會以為是「reality」)。其實,原書中也有提到,authenticity 在字典裡的意思是:「純正 (genuine)、確實、可靠、真實、實在、原創且有好評」。因此,我覺得翻譯為「信實感」似乎稍微好些。然而,自己的文筆本就普通,也沒有什麼翻譯的經驗,因而究竟該如何翻譯,才能保有 authenticity 的味道,對我而言也是很困難的一件事啊。

後記:我後來覺得,翻譯為「原味感」、「原真感」、「信實感」、甚至玩文字遊戲,翻譯為「實真性」,似乎都各強調出 authenticity 的某些面向。然而,問題依然存在:到底怎麼翻譯,才能更傳神呢?

星期六, 3月 18, 2006

行百里路半九十

這個星期的實驗室 meeting,項老師又「發飆」了。

這次的 meeting 內容,主要是兩位碩士班的學弟,報告碩士論文的內容。到底出了什麼問題,又讓項老師「不滿意」呢?

原因其實一直都沒變:老師認為 Presentation 就像在說故事,必須有連貫性,必須「make people understand what you are saying」。一般同學的報告,多半徒具形式,但動機不明、定義不清、想講的東西又太多太雜(多半是畫蛇添足)。同學報告時,老師若神智還清醒,聽過幾頁後就會開始因「看不懂、聽不懂」而質問投影片上的內容「到底是指什麼」。而現在一般的學生,很少受過嚴謹的訓練,因而多半無法「真的了解」自己在說些什麼。於是,老師就會因「受不了」而開罵了。

項老師很少循循善誘地教導學生。因而,要從老師身上學到東西,除了自己要很認真、多觀察、多思考之外,就是在 meeting 裡聽老師訓話了。我自己倒是覺得,除了被罵的人因為「身在其中」而常感挫折外,聽這些訓話通常都頗有收穫,值得反覆咀嚼。

這個星期,老師在訓話中,提到「行百里路半九十」,並且說,很多人都有這樣的毛病。他還特別提到,我的博士論文研究,其實做得很不錯,但缺點就是「沒有(好好)做完」。

我其實也了解,自己的博士論文,當初在收尾時,確實是有些草率的。事實上,多年後,我現在繼續寫的論文與檢索雛型,就是把博士論文的內容「繼續做完」(嚴格地說,光這兩項也還算是沒有做完,但總是「比較完整」了)。只是,當初如果真的要「好好收尾、好好做完」,那我或許得多待個三五年,才能夠畢業呢。

「行百里路半九十」語出《戰國策》,意思是說, 要走一百里路的人,把走了九十里只當走了一半,此言末段路之艱難。最近 prototype 接近尾聲,要進行交接,才發現連 prototype 的傳承,要做好也當真不是一件容易事。就是因為好的收尾是如此地困難,也難怪大多數的人都會為了順利畢業,而草草收尾了。

星期二, 3月 14, 2006

計算 pi 的小程式

多年以前,曾經對如何用電腦計算 π 的小數展開值感到興趣。

例如,要如何算出 π,精確到小數點後 1000 位的值呢?課堂上,似乎只知道可以運用數值方法(例如牛頓法),或者 π 的無窮級數展開式(Wikipedia 關於 π 的詞條,有列出數十個這樣的展開式)來計算。

Wiki 雖然有列出數學式,但很可惜沒有相對應的程式碼,因此總覺得有些遺憾。前些時日,在這裡找到一份 Tcl 寫的程式碼,可以計算出 π 的前 2400 個小數位數。

將程式碼轉為 PHP script 如下:
<?php
$digits = 2400;
$size = (int) ($digits * 14 / 4);

$e = 0;
for ($b=0; $b<=$size; $b++) {
$f[$b] = 2000;
}

for ($c=$size; $c>0; $c-=14) {
$d = 0;
for ($b=$c; $b>0; $b--) {
$g = 2 * $b - 1;
$d = ($d * $b) + ($f[$b] * 10000);
$f[$b] = ($d % $g);
$d = (int)($d / $g);
}
printf("%04d", $e + $d / 10000);
$e = ($d % 10000);
}
?>

頗難想像,計算 π 到 2400 位小數,竟然只需要如此簡短的程式碼。根據網頁上的說明,這份程式碼是依據 Stanley Rabinowitz 與 Stan Wagon 在 1995 年的論文寫成的,背後用到的數學式子是 π 的連分數展開式:
π = 2 + 1/3( 2 + 2/5( 2 + 3/7( ... ( 2 + k/(2k+1)(...)))))
我花了一些時間,嘗試了解程式是如何運用這個連分數展開式,來精確地計算出 π 的小數位數。可惜,直到現在,這份嘗試還是失敗的。或許,原始的論文有說明如何用程式實作;或許,我就是缺乏這樣的能力,能從數學展開式裡,直觀地看出如何漂亮地實作。

然而,有程式的原始碼與背後的數學式,可以跑出結果、程式碼也很簡短,但卻看不懂程式背後的演算法,說來是不是也有些諷刺呢?這是不是也暗示,程式如果失去了註解說明、失去了解讀的指引,那麼想要直接從原始碼來了解演算法,或許也還是一項艱困的事情?

星期四, 3月 09, 2006

想的比做的快

兩週前將論文的初稿拿給老師看,昨天取得回應。

令人高興的是,老師「竟然」看完了,還稍稍稱讚說內容頗有趣,寫得也不錯。但接下來說明缺點與該改進的地方,討論起來還是慘不忍睹。

老師說,我這文章前面寫得都不錯,但後來有些虎頭蛇尾的味道,而且「想的比做的快」,沒有好好想清楚主題與脈絡。

這些問題的根源,其實還是在於自己有「畫蛇添足」、「尾大不掉」的毛病。許多時候,覺得有些想法在心中悶得太久了,或者覺得有些觀點捨不得割愛,就會這裡講講理由,那兒說說感想,最後導致整篇文章失去簡潔與可讀性。

其他當然還有許多問題。例如有個式子的定義,我沒有把某些變量寫進數學式子的參數裡,導致老師在看的時候,必須猜測我這個定義「到底是什麼意思」。另外,文章裡也還是出現不少英文用字的錯誤,或者冗贅模糊的語句。

我說,老師以前從沒有「看超過三頁」呢。這回卻竟然真的看完了,著實令人感謝、感動。然而,取回初稿後,我卻覺得自己好似虛脫了般,竟然提不起勁來好好地修改這份初稿。

或許是因為最近忙著修改 prototype 程式,專心到忘記論文的「感覺」了。要好好地修改論文,應該需要好些時日,重新找回這份感覺吧。

只是,原先以為三月底就可以把論文與 prototype 結束,現在看來是過份樂觀了些。「收尾」竟是如此費心耗時的工作呢。依目前的狀況看,若五月底之前能夠收尾完成,或許就應該感到滿意了吧。

星期二, 3月 07, 2006

三歲半的純真

爸爸,今天星期幾?

即將三歲半的寶寶,這一陣子晚上會這樣問我。星期二,我說。

「那... 星期二過去呢?」星期三。「再過去呢?」星期四。「再來呢?」星期五。

「再來呢?」寶寶問。「妳自己說啊」,我回答。「星期六?」寶寶說。「對!」我回答。「耶,好棒,爸爸就可以陪我玩了」,她露出天真滿意的笑容。

小孩子長大、懂事變化的速度很快,許多令人回味無窮的動作或習慣,都只有在特定的時期才會出現。從三歲到三歲半,從分辨不出你我的差異,到了解週末可以在家裡陪她,小孩子時常在不經意間,透露出他們神奇的學習能力,讓父母們充滿著驚訝與感動。

我很珍惜這樣的對話,感受其中莫名的感動。有人說,在有了寶寶後,人才會真的變得成熟。或許,這是因為有了寶寶後,人才會更能體會、體諒他人,才會更懂得欣賞、讚嘆世間的美妙吧。

星期五, 3月 03, 2006

從患了流感談起

生病了,攪亂了原先看似規律的生活。

起初,只是覺得有些頭暈,在丹堤看報紙,看著看著就漸漸有昏睡的念頭。接下來半天,則是偶而會打個噴嚏。心想,大概是普通的感冒吧?吃吃成藥,休息個半天,應該就可以好轉。

可是狀況卻比想像來得糟。雖然服用了普拿疼,但全身開始痠軟無力,而且發起了高燒(約 38.5 度)。結果是,整整在家裡躺了三天,至今才勉強恢復行動力。

查了查相關書籍,應該是患了流行性感冒吧 --- 症狀比普通感冒來得快速且凶猛。矛盾的是,雖然早猜測是流感,期間卻幾度懷疑,「是不是得了其他更嚴重的病,否則怎麼會發燒那麼久都沒有退?」

人就是這樣,身陷棋局,才更明瞭「想的是一套」、「說的是一套」、「做的又是另一套」。要言行如一,著實不易;要言行始終如一,更是難上加難。嗯... 牽扯得似乎太遠了些,近來天氣多變,大家可要多注意身體健康啊。

這一週的紐約時報,有一篇「The Racial Divide, In Black and White」,大意是一部六集的紀錄片,藉由好萊塢的化妝術,將黑人扮成白人,白人妝似黑人,然後將一個黑人家庭與白人家庭「對調」,藉此觀察、突顯、討論膚色種族的問題。

有趣的是,在第一集,交換膚色體驗生活後,白人並不覺得膚色變黑後有太大的差異,但黑人卻覺得膚色換白後備受禮遇。白人認為黑人是在雞蛋裡挑骨頭,是「You see what you want to see」(只看見自己想看的),而黑人的回應是白人「You don't see what you don't want to see」(沒有看見自己不想看見的)。

真是精妙的應答啊。我還需要在腦子裡轉個幾下,才了解這兩句話的不同處呢。我想,在大多數時刻,我們都「只看見自己想看的」吧。然而,「沒有看見自己不想看見的」不也表示出,我們或許都是戴著有色的眼鏡在觀看、了解這個世界嗎?